天下无贼(第4/11页)
切尼姆斯认真揣摩一会儿,摇摇头。他的智商颇高──干他这一行,没有高智商不行,但他一时半会儿没能破开这个“局”。李士诚笑了:
“其实也非常简单。如果你扎错了,庄家就按正常动作,捏着两个绳尾向外抽绳,软绳就会沿筷子滑走,你就输了;如果你扎对了,庄家就在手掌的掩护下,用小拇指把最外圈的那段绳子拨走,再把第二圈和第三圈并起来一块儿往外抽,这时软绳仍会沿着筷子滑走。所以,除了骗子的托儿,外人永远赢不了的。我第一次见这种骗局时,蹲在那儿研究了将近一个小时,总算弄明白了。”
切尼姆斯钦服地说:“不错,你能参透这样的骗局,我想你的智商一定很高。”
李士诚自嘲说:“嘿,小聪明而已,人们常常把太多的聪明用到不该用的地方。喂,听了我说的故事,你还相信那两位‘年轻数学家’吗?”
切尼姆斯略略犹豫,他并没有被说服:“你举了很多超常思维的骗局,很有说服力。你还提出对那两人动机的怀疑,这点怀疑也很有力度。但相反的证据更有力度:不管以什么办法,反正这两人已经在连续11次赛局中全部猜对了结果,并在比赛之前就通知了我。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事实。对这点,你如何解释?”
李士诚摇摇头:“我暂时找不到解释。我说过,骗子们常常有超常思维,正常人很难参透的。”
“那咱们拭目以待吧。如果余下三次比赛他们仍能预先料定的话,那这个‘鬼谷子算法’就肯定是真玩意儿。14次全部猜中的概率只有/214,即1/16384。如此准确的预测,靠你刚才说的那些小骗术,无论如何是达不到的。”
“那好,往下看吧。有什么进展请及时告诉我。”他警告说,“估计他们很快就会要你掏钱了。凡是骗局,没有不牵涉到金钱的,这是我集多年经验而确立的骗术第一定律。”
两人把这个话题抛开,扯了一会儿闲话。切尼姆斯问李士诚的孩子是不是读到高二了,李士诚早先说过,让儿子上完高中就去美国上学,但美国目前对中国人的签证把关相当严,切尼姆斯早就答应过帮他疏通。“孩子办签证有困难的话,及时通知我。朋友的承诺永远有效。”
李士诚衷心地说:“谢谢。有困难我一定会去找你。”
切尼姆斯唤服务小姐过来,结了账。当然不会是西方的AA制付费,切尼姆斯早就熟稔了中国人情交往的规矩。
两个月后,即擂台赛的决赛之前,切尼姆斯给李士诚发了一封邮件,其中转发了那两人的第13封邮件:
先生/女士:
已经是最后一次竞猜了,如果你再按我们的预报投注,就会把一等奖稳稳收入囊中。这会儿我们忍不住说两句心里话:我们也很想参加投注啊,自打有了“鬼谷子算法”,我们就很难抵制发财的诱惑。但是不行,在武侠小说中有一条道德准则:绝顶高手都不会轻易使用武功。这个定律实际上是真正的自然之定律:凡是拥有某种超常的力量、能轻易获得太大的利益时,拥有者都会严格自律,否则就会造成社会的剧烈失衡,最终反弹到这些高手身上。所以,我们只好怀揣宝器而安贫守穷了。
不过我们至少有权收取操作中的费用。因此请你对我们做一点小小的补偿:向下边的账号中打入2000元(区区2000元),随后我们就会把第14次比赛的预测结果通知你。
实在不好意思!不过,相比我们奉送给你的大礼,这点补偿你肯定会乐意付出的。
两位觍颜的穷数学家
某年某月某日
李士诚看了邮件后立即把电话打过来:“哈哈,我说对了吧?凡是设骗局,肯定会牵涉到金钱。他们的狐狸尾巴已经露出来了。”
切尼姆斯也有同感,这封邮件大大降低了那两个“天才数学家”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对,你可能说对了。其实他们根本不用这么小家子气,一定要我先付2000元才能换来预测结果。假若他们真能帮我赢得数百万元大奖,事后我会心甘情愿地送他们一半。这种做法太小家子气了。”
“但你肯定会付这2000元的,对吧?”
“当然。不管怎样,他们已经预测准了13次,我仍然相信,他们手里确实有些真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