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贼(第6/11页)

“不是用变压器?”

“当然不是!要是花钱买变压器,他们就犯不着偷电了。听着,他们发明了‘大地降压法’。把660伏电线插入地里,这片区域就成了高压带电区,但电压因土壤的降压作用,从中心向外逐渐降低。然后偷电者把一只220伏灯泡的两个插脚通过电线与两根铁棍相连,其中一根铁棍先插在带电区之外,然后偷电者穿上胶鞋──这是为了绝缘──来到带电区内,把另一根铁棍从外向里试插。如果灯不亮或灯光太弱,就再向中心移一点,一直到该灯泡能正常发光时,此处的电压就大约是220伏,就能引回家里用了。”

“但那片高压区很危险啊,再者,大部分电流都白白流到土地中了。”

“所以你还是不行啊,摆不脱正常思维的桎梏。超常思维的偷电者不必考虑这些与他们无关的东西!”

切尼姆斯笑着摇头:“嗯,一个绝妙的故事,这样的超常思维──真不可思议。”

切尼姆斯对李士诚说,已经查出发信人叫张仪。听到这个名字后,李士诚一愣,然后笑了。切尼姆斯问:“你笑什么?”李士诚说没什么,不过这个名字恰好与中国战国时期一个有名的骗子重名。

两人到Z市后,在张家附近的金海饭店订下两套房间。切尼姆斯先在饭店里等候,李士诚拿上美国朋友的带望远镜头的数码相机,当天就匆匆出去作调查。晚上他风尘仆仆地回来,一进门就笑着说:

“全都搞清了,非常顺利。”

他把相机与电脑连上,调出里面的照片和录像。有远照有近照,非常清晰。三个人,一个人是弟弟张诚,二十四五岁,身体单薄,长得白白净净,近视镜片后是一双聪慧的眼睛,不脱学生气质;另一个是哥哥张仪,三十四五岁,身体粗壮,目光狡诈,一眼就看出不是良善之辈;第三个是他们的母亲,白头发,衣着简朴,正在挎篮买菜。他们的家位于一条小巷中,路边摆满小摊,房屋比较简陋,是典型的城市贫民之家。李士诚说:

“我借口在附近租房,向邻居从侧面打听了这家的情况。邻居说他们比较穷,老娘已经退休;当哥的上过中专,没正式职业,平时给各报社打杂,写个社会版的花边新闻,赚几个稿费;弟弟刚从某大学计算机系毕业,似乎还没有找到正式职业,常常白天睡觉,晚上熬夜打电脑。不过他家最近好像得了什么横财,连着置买了很多家电,两兄弟还带老娘去云南玩了一趟,前天才回来──不用说,他们花的钱中肯定有你那2000元。”他笑着,“喂,你看这三人中,哪位是你说的天才数学家?”

切尼姆斯仔细看着这些照片,认真地说:“不能以相貌论人。至少这两兄弟是通过黑客手法得到了投注的详细情况,包括投注者的邮箱。这说明他们中有一个不错的黑客──说不定他也是一个不错的业余数学家呢。”

“看来你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了。下边怎么进行?”

“我要见他们一面。我想直接到他们家里去,来一次不加预约的突然访问,也许这样比较容易看到他们真实的一面。”

当晚他们就去了。果然是一个比较寒碜的家,但屋里有崭新的34英寸彩电、全自动洗衣机、柜式空调等,与屋子的基调很不协调。两兄弟看到两个陌生人来访,其中一个还是老外,立时满眼戒备之色,频频地互相交换眼色,待客的言语也显得生硬。当妈的倒是十分热情:

“稀客呀,还是老外客人呢。快请贵客坐,我去泡茶。”

客人们坐下,接过老人沏的热茶。然后当妈的就走了,让他们谈正事。两个客人事先已约定,在这儿切尼姆斯假装不会中国话,由李士诚出面。这会儿他用英语说了几句,李士诚翻译说:

“这位高华盛证券公司的切尼姆斯先生,是来向你们道谢的。多亏你们的帮助,他才赢得这次围棋擂台赛的103万元彩金。”他笑着说,“不要奇怪我们能找到这儿,既然你们能用技术手段得到投注者的邮箱,我们也就能反过来查到你家的地址。”

两兄弟的神色稍微放松一些,也颇有点好奇──他们在向外发邮件时从来都是“一视同仁”的,一直不知道自己的“顾客”中竟然有一个老外!哥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