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忏悔时间(第7/11页)

二号雷达报告:“我收到了背向散射回波信号!距离——乖乖老天!长官,我们就在他们头顶上!距离:六万公里,看上去像是金属物体!”

鲍尔露出鲨鱼一般的笑容。

“舵位,在十秒钟之后把我们提升到作战全速。方向:正一〇,负四〇。”

“遵命,长官,将方向调整至正一〇、负四〇。211G倒计时准备——五……三……开始。”像大多数地区性武装部队一样,新共和国的海军也采用地球的标准重力加速度单位——约十米每秒。提升到作战全速之后,瓦讷克号可在六十秒之内从固定位置启动,达到行星逃逸速度。如果不做精细的平衡调整动作,当动力核心的自旋与飞船四周的空间曲率进行互换时,舰上人员可能会被压扁,变成地板上的肉酱。但携带动力核心也要付出代价——在短距离内,一枚非超光速的核裂变动力飞弹,能够轻松超过一艘携带着大山一样沉重负担的战舰,或是将它打个肠穿肚烂。

“雷达单元,为我搞一些有关那个回波的详细情况。”莫斯基俯身向前。

“遵命,长官。”前方显示器上出现了一幅图表。瑞秋的目光越过士官鲍里索维奇布满剃刀疤痕的后脑勺,凝神注视着屏幕上的读出信息。“正在确认……”

二号雷达报告:“还有更多的目标!重复。我接触到多重目标!”

“有多远?”舰长问道。

“他们——太近了!长官,信号非常微弱。说实话,分析栅格要花上几秒钟才能分辨清楚。他们肯定装有带隐身特性的黑体发射器。距离:9万公里、130万公里、700万公里,还有一个是25万公里……我们就在他们中间!”

瑞秋闭上了双眼。一想到小机器人工厂,想到自我复制者,想到成群的自我复制武器正从遥远的巨型气态卫星四周的低轨道上繁殖出来,她的脊背上就滚过一阵寒战。她深吸一口气,又睁开了眼睛。

二号雷达打断了她的幻想:“发现目标!距离:690万公里,廓线图可见大量排放物。方向:负五五,正二〇。”

莫斯基朝他的执行官转过身:“伊利亚,你来下命令。”

“是,长官。将新信号源定为‘目标阿尔法’。采用聚合路线进逼目标阿尔法,最近的接触距离为三万公里,提升至作战全速。”

“遵命,锁定目标阿尔法。”

“长官,您一直在期待某种东西。”伊利亚轻声说。瑞秋稍稍侧过头,凝神细听房间后面那两位高级军官之间的谈话。

“一点不错。我在期待那个将星系防御战斗群一扫而光的东西。”莫斯基低语道,“我期待的就是敌人,盼着我们一完成跃迁就马上与他们交锋。”

“不过,我没想到他们会这么近。”穆拉梅茨看上去有些不安。

“我之前不得不搜罗一些情报,但多亏曼索检查员,”说着,舰长朝瑞秋这个方向点点头,“我们才对他们的能力有了一些了解,结果真有点令人惊慌。‘节日’并不在标准智能生命的分类里,因为有些傻瓜认为他们不值一提。我们的敌人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饶之角,你明白吧,就是聚宝盆。可海军情报处里没人愿意费神问问,一座机器人工厂在作战方面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穆拉梅茨中校摇摇头:“我可不清楚这个。长官,那玩意儿有军事意义吗?”

“是的。要知道,机器人可以大规模制造自己的同类,就像繁殖一样,还能大批生产星网。”

“星网——”舰长的启迪终于产生了作用,伊利亚像是一惊。“它们有多大?”他问舰长。

“质量约为半公斤。这种以钻石为基质的纳米机械,哪怕只有1克重,就可以在里面填塞大量的制导电路。每台星网发射器的质量约为250公斤,但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存储着反物质,为中性粒子束发生器提供能量。据推测,现在外面可能有一两千台这种东西,或许那些低显示信号就是它们。如果你惊动了其中的一个,就像触发了绊网一样,那东西马上就会向你发射星网。我估计,星网在中性粒子束的催动下飞行,速度可达一万G以上。但当然了,你大概连它的踪影都看不见,除非它被雷达追踪到,那么你就会捕获某种来自粒子束的侧向散射辐射。基本上讲,此时我们正处在一雷区之中,而那些地雷会向我们发射相对论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