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瓦卢瓦还是金雀花? 13281340(第6/8页)

在军事动员方面,爱德华也面临许多困难。当时,旧式的封建军事体系已逐渐消失,爱德华只能用“订立契约”的方式雇用军事首领。军事首领们依照契约招募一定数量的军队,契约对军种、服役时间和报酬都有规定。然而,爱德华的步兵团——无论是威尔士刀手,还是英格兰长弓手——都是通过传统的“行伍委任状”招募的。招募官通常是当地有一定军事经验的乡绅;治安官和行政官会召集当地16至60岁男性,招募官会在其中选择那些理论上最适合当兵的人。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还有一个不确定因素:据估算,爱德华三世军中约12%的人都是法外之徒,很多人犯有谋杀罪,希望通过入伍当兵获得“赦免状”减免刑罚。爱德华还须为这些人置办武器装备,付给他们兵役钱。

理论上,腓力六世应该没有财政方面的烦扰。但尽管法国很富有,统治者要想染指它的财富却极其困难。与英格兰不同,法国没有单一的税收体系,也没有可供咨询的议会。13世纪发起的针对公爵和伯爵们的中央集权化运动,并未深刻触动地方议会和财政体系。1337年,腓力发现自己无法支付官员的薪资,因为一些地方议会拒绝支付他所要求的数额,部分地方议会甚至一分钱也不打算出!腓力指示官员们同地方讨价还价,恢复了地方贵族某些古老的特权,还赋予他们一些新的特权,许诺未来减免税收,还在讨价还价的时候保持“态度和蔼、愉快和温柔”。他允许各地方议会升格为贵族、教士和平民的“三级会议”,并助长了这样一种观念,即开征新税必须得到三级会议的同意。最终,腓力成功地从炉灶税、出口税和其他一些资助中获取了充足的资金,在其统治后期还开征了盐税(gabelle )。他还数次使货币贬值,召回之前发行的“粗图努瓦”银币(gros tournois ),重铸为质量更差的货币。他还把空缺的教会圣职攥在手里,将原应发给任职者的圣俸据为己有,从教会刮走了一大笔油水。除此之外,腓力还向教宗借了100万金弗洛林。

腓力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支付军队的佣金。12世纪后,国王以封土换取臣属军事服务的封建体系在法国已逐步瓦解,多年来,许多贵族都拒绝上战场。上战场的人也希望得到报酬,正如英国军队日渐以契约的形式来招募士兵一样。不过,腓力想办法弄到了钱,足够支撑一支强大的军队。1340年,腓力在吉耶纳边境部署了2万名重装骑士,在佛兰德斯边境部署了4万多名重装骑士。百年战争初期上演的最真实的戏剧莫过于英法两国君主努力在自己庞大却摇摇欲坠的国土上搜刮财富,为战争做准备。

慢慢地,法兰西和英格兰终于要兵戎相见了。1337年5月24日,法国国王腓力宣布,“因英王爱德华不断反抗和背叛法国王室”,剥夺其对吉耶纳的权利。腓力尤其谴责了爱德华对“巫师”阿图瓦的罗贝尔的庇护行为。这段声明通常被看作英法百年战争的起点。当年10月,爱德华正式向“自称为法国国王的瓦卢瓦的腓力”下战书,宣示自己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权。

腓力六世立即向吉耶纳发起了持续3年的猛攻。1339年,腓力的军队攻下了位于吉伦特河口北岸的布莱,对波尔多地区通往英吉利海峡的入海口造成威胁,1340年又攻占了多尔多涅河口的布尔。在加隆河沿岸,法国军队再次占领了拉雷奥尔,围攻公爵领首府附近的圣马凯。除扰乱主要交通线之外,法国军队将“两海之间”产区(Entre-deux-mers)和圣埃美隆产区大片富饶的葡萄园夷为平地,决心占领波尔多全境。1340年,腓力将注意力转向别处,吉耶纳才幸免于难。

与此同时,爱德华及其盟友形成了对法国的包围圈。1337年8月,通过大规模贿赂,他与王后菲丽帕的姻亲、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路易四世(他当时已被教会施以绝罚)结为盟友。爱德华同菲丽帕在安特卫普设立总指挥部后,立即赶往科布伦茨同路易会面。路易许诺在“7年内”帮助爱德华对抗腓力,并任命爱德华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代理总司令,掌管帝国除德意志以外的所有土地。从理论上说,爱德华现在能够以领主的身份召集所有低地国家的贵族,甚至包括勃艮第伯爵和萨伏伊伯爵,但这官职实际上只不过是虚名一个。此后,爱德华和菲丽帕回到安特卫普,在1338至1339年之间的那个冬天定居于此,“将宫殿修缮得高贵威严,并在安特卫普大量铸造金银钱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