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这是一支张皇失措的部队”(第6/14页)
对于美国企图通过停战谈判,稳住美军阵脚,中国领导人早有预见,周恩来早在12月2日就致电出席联合国大会的伍修权、乔冠华:美军在朝鲜东西两线均遭惨败,现在美国“想骗取停战,好稳住阵线,调整兵力,以便再行进攻”。目前你们应集中力量准备在政治委员会的发言,以便在本周采取攻势,给美帝代表一个打击。“你们要理直气壮地谈朝鲜与台湾问题。”“凡遇以朝鲜停战为言者,你们都不要拒绝谈判,你们应答以只要美军从朝鲜撤退,朝战自停,并且愿意将他们的意见向北京做报告;凡言台湾问题目前不能解决者,你们应抓住这点证明美帝侵朝侵台是一回事,并反问美帝可以在侵朝同时侵台,为什么中国人民在反对美国侵略同时不能志愿援朝。”
12月7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应约会见了印度驻华大使,大使转交了13国提案的备忘录。
周恩来得到13国提案的备忘录后,首先派外交部亚洲局局长约见印度大使馆参赞,向他提出了四个问题:
为什么13国不反对美国对中国、对朝鲜的侵略?
为什么13国不宣言从朝鲜撤退外国军队?
为什么在美军打过三八线的时候,13国不讲话?
为什么13国中还有菲律宾(当时菲律宾是向朝鲜出兵的国家之一)?
12月12日,周恩来会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说:“中国一向坚持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现在更希望朝鲜的军事行动能迅速停止。但是现在迅速结束战争的关键在美国,我们愿意知道美国对中、苏所提停战条件的意见。”周恩来又于13日将与潘尼迦的谈话情况电告伍修权、乔冠华,并指示:你们对提出13国提案的国家应表明的立场是:停战不是骗局,是要真正能迅速结束朝鲜战事。这样就必须要美国表明它对停战条件的意见,看它是在继续战争、扩大战争,还是在想结束战争。各国代表如果真想和平调处朝鲜战争,就应该像苏联代表那样提出一切外国军队从朝鲜撤退,而不是其他。
12月22日,周恩来外长发表声明严正指出:“当着美国侵略军登陆仁川港、越过三八线或直逼鸭绿江的时候,他们不会赞成立即停战,也不会愿意举行谈判,只有在美国侵略军失败的今天,他们才会赞成立即停战,并在停战后举行谈判。很显然地,昨天反对和平,是为着美国可以继续扩张侵略;今天赞成停战,也是为着美国可以取得喘息时间,准备再战,至少可以保持现有侵略阵地,准备再进。”因此,“在没有一切外国军队撤出朝鲜及朝鲜内政由朝鲜人民自己解决做基础,来讨论停战和谈判,都将是虚伪的,都将适合美国政府的意图。”
声明同时指出:“13个亚洲及阿拉伯国家代表提出和平调处朝鲜问题的建议,原本出于和平愿望,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他们没有能够识破美国政府支持先停火后谈判的全部诡计,因而也没有郑重考虑中国政府关于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基本建议。”
在朝鲜战场,美军退至三八线及以南后,企图利用三八线既设阵地组织防御,以争取时间,稳住战线,调整兵力,然后大举北进。
为粉碎“联合国军”固守三八线的企图,12月8日,彭德怀、洪学智、解方决定集中西线主力,攻歼中和、祥原、遂安地区之敌。
朝鲜的冬季异常寒冷。在大榆洞工棚里,彭德怀望着窗外飞扬的雪花,冷静地思索着……
中国人民志愿军经过连续两次战役的作战,已伤亡4万余人,尚有一些非战斗减员,部队异常疲劳,急需休整补充。志愿军在第一线兵力不占绝对优势。同时志愿军向南挺进,供应线延长,再加敌机骚扰,后方公路、铁路和桥梁遭受破坏严重,物资供给十分困难,志愿军部队经常缺衣少粮。
想到这里,彭德怀拿起笔,起草了一份给毛泽东的电文:
下一战役定于16、17日开进完毕,18、19日可开始攻击。如能歼灭南朝鲜军一、六两师,美二十四师、骑一师,或给以歼灭性打击时,我即将进越三八线,相机取得汉城。如上述敌人不能消灭,或不能给以歼灭性打击时,即使能越三八线或取得汉城,亦不宜做。因过远南进,驱退敌人至大邱、大田一带,增加以后困难,故拟在三八线以北数十里停止作战,让敌占三八线。以便明年再战时歼灭敌主力。但须派人民军二、五军团南进,造成带战略性的断敌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