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凡尔登:准备(第6/8页)
2月份的第二周,德军准备好了一次可以改变战争进程的进攻。但是,有一件缺失的东西:所有参战的德国部队都应该对如何合理使用集结起来的军力有一个清晰的理解。法金汉模棱两可的奇怪计划带来一些糟糕的战术问题:德军的目标不是占领凡尔登,而是将法军吸引到大炮的射程内,用将军们的语言,这叫“让法国人失血成白色”。战役开始时,他的目标是把大量的大炮聚集在凡尔登北面的山上轰击,迫使法军想办法赶走这些大炮,当法军真这么干时,再用大炮把法国人炸成碎片。核心的想法是最大限度杀伤法国人,让德国步兵尽可能地远离战斗。这是一个值得赞扬的计划。但是,其模棱两可的特点造成法金汉第一天的战斗目标非常有限:只攻击4至5英里(约6.5至8公里)的纵深、等待一天战斗快结束时派步兵上场、只在默兹河东岸推进。
这样的战斗有许多问题,但最明显、最严重的问题是:法军默兹河西岸的炮火不会受到任何威胁,并可以自由地向河对岸轰击。皇储和他的总参谋长施密特·冯·斯多夫瓦茨拉夫不同意法金汉的这种打法,坚持德军有足够的兵力在默兹河两岸发动进攻。他俩的见解获得见多识广的第五军军长汉斯·冯·茨韦尔(Hans von Zwehl)的支持,他在战前曾三次参加凡尔登作战演练。每次演练的结果都表明,只在东岸进攻必定失败。皇储、斯多夫瓦茨拉夫、茨韦尔甚至搬出了著名法国将军德里维埃(De Riviere),德里维埃曾在1880年指挥扩修凡尔登防御堡垒系统。工程完成时,德里维埃给出了一个令人悲伤的总结,凡尔登还是存在一个可以攻破的弱点:默兹河西岸。法金汉没有被说服。他坚持初期的步兵进攻要非常有限,用于最后夺取胜利的后备部队要放在后方,皇储手下的后备部队由他自己控制。
法金汉直截了当地说他没有足够的军队发动默兹河两岸的进攻。他当时手下有30万大军,大家都不明白他说这话的意义。法金汉给出了一种解释,英军、法军有可能在战线的其他地段发动反击,所以必须要有足够的后备部队准备着。他的下属提出一个正确的论据,英军、法军目前都没有准备好任何进攻,法金汉再次阻止他们争辩。法金汉的下属们有一件事不知道,而法金汉也没有对下属们讲,那就是法金汉其实根本不在乎凡尔登是否被德军攻占。他最有可能偏向不去占领凡尔登,至少不能是迅速地攻占。他害怕迅速攻占凡尔登后,法军将撤退或者停战,从而破坏他的计划。人们都有一个疑问,难道他从来没有想到过一个可能性,即使他在战役开始就占领凡尔登,法国人也肯定会攻击他和他的炮兵?相反,不占领凡尔登,法国人处于防守,法金汉希望战斗不断继续,于是德军就必须发动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他放弃了一次闪电般的打击,而处于被动地位。
法金汉最后发出的命令是:“向凡尔登方向攻击。”这是艺术家的语言,但很容易误导别人。皇储、斯多夫瓦茨拉夫按照自己的理解把这个命令解释为要求占领凡尔登。然而,法金汉的本意,其实就是让德军向凡尔登方向前进。
所有人都期待2月12日发动进攻。晚上,开始下雪,早晨时分大雪还在下。可见性为零,这意味着炮火变成瞎子,于是一切暂停。恶劣天气条件持续了一周,到了2月19日天气才转晴。第二天更好,不仅有太阳而且温暖,泥泞的道路开始变干。至此,德军发动突袭的成分没有了,法军知道德军进攻在即,法国人知道德军最后可能的进攻地点。那天晚上,德利扬像往常一样在离他的两个营的士兵掩体不远的一间小房子里睡下。2月21日黎明,他起床,取下手指上的结婚戒指和一封给妻子的信,交给侍从,他出发去前线。当德军炮火轰击开始的时候,他已经在前线了。一整天,他和士兵们一起忍受着德军炮火的轰击。炮火过后,清点幸存者,德利扬还活着。德军步兵发动攻击,但人数不占绝对优势,法国兵守住了阵地。黑夜降临的时候,德利扬的两个营的兵力,7个陆军中尉都负伤了,大约有100人还能战斗,但他们仍然控制着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