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基础与原理作战行动(第4/19页)
加勒比海是美国可能有机会控制并运用的一个地区,如果其所有岛屿都为敌人所有,但古巴能在我们手中,我们就能控制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仅仅控制古巴还不能控制整个加勒比海。如果敌人的海军最初与美国相等,美国就没多少机会控制加勒比海。所以,这种情况下美国应该竭尽所能地向前推进。我们可以占领萨马纳湾并控制莫纳海峡,甚至将作战正面向南和向东推进,以便能不断骚扰敌人并保护我国经向风海峡通往巴拿马地峡的航线。这些航线得益于我方作战正面的推进,而位于我国舰队后方。
如果古巴为我们所有,它就能掩护我国舰队通向墨西哥湾的后方,而墨西哥湾则是我国国内作战基地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设想敌人的基地位于小安的列斯群岛,双方兵力相等,那么敌我双方之间的海域就将成为必争之地。敌人的舰队及其基地的位置,将为我们指明下一条作战线的方向。
敌人虽然失去了古巴,但是仍可占领牙买加以及向风群岛的某些港口。英国正是如此,它占领着圣卢西亚和牙买加。在此情况下,战争的焦点应该集中于古巴和牙买加周围区域。英国、圣卢西亚、牙买加、巴拿马地峡这些据点,几乎就是英国、直布罗陀、马耳他、苏伊士运河一线在加勒比海的再现。如果驻泊在牙买加的舰队与驻泊在古巴的舰队相比较处于劣势,则古巴舰队可占据牙买加前方的位置,并切断它与向风群岛的交通线和来自那里的支援,掩护舰队同古巴本土和美国的交通线以及航线。这些行动可以迫使牙买加的舰队出战,以消除这些不利条件。同其他实例一样,本实例表明敌人舰队的位置和海军基地决定了作战方向,就如同旅顺口决定了日本海军在海上的围攻,以及日本陆军在陆地上的艰难作战一样。该实例还如同1898年圣地亚哥决定了美国海军和陆军的行动方向。日本人所采取的行动是迫使俄国人出战,美国人则是迫使西班牙人出战,俄国人和西班牙人都是因为担心舰队受损力求避战。
占据据点后,不应该停止作战,反而必须继续坚持战斗。这一论证也适用于后续作战。为了确保据点,必须追击并歼灭敌人的舰队。作战目标并不只是地理上某个地点,还有敌人的有效兵力,这一目标比在陆地上更为明确。埃及和多瑙河隘口之所以重要,不仅仅是因为那里的地理条件,更重要的是大量训练有素的士兵可以用这种便利,在不同方向上作战,它们比一般的位置更重要。人工设防的据点也是如此,其主要价值在于便于机动部队的运动。所以,占有了这种位置就得到了便利条件,该如何运用这些便利条件呢?军事学家们对此都有着明确的答案,若米尼认为,敌人有组织的、在战场上积极寻找战机并作战的野战军,正是拿破仑偏爱的目标。
如果已经占有了一个这样的战略位置,经过多次战斗将敌人从后方和正面战场驱逐开,这就意味着,本土交通的安全[4],而该支海军已经建立起了暂时的优势。若敌人舰队仍有组织地继续在该位置之前的战场范围内,则应该是它们还有可靠的支援供应点维持,这就需要对这些供应点进行防御。不然,这种舰船还能在一个有限的水域范围内行动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因为,如加煤和补给一类的活动,虽然可以在海上进行,但是只要有优势舰队在其附近并对其监视,补给行动就无法进行。这些补给点就标示着下一条作战线的方向。
纵观海洋历史,我不得不承认,一向有着很大优势的英国海军对海军战略例证的产生造成了阻碍,不然这类实例可能早就产生了。英国的巨大海军优势长期控制着敌方基地与其目标之间的交通,这种控制阻绝了海军施展战略的所有其他来源。因为,就全部含义而言,交通支配着战争,交通遮盖了其他所有战略要素。这种一方独霸的优势,成了一句法国谚语的源头:“海洋只容纳一位霸主。”[5]这从表面上看似乎很合理,但要从这句话引申出“这意味着对海洋的控制从来就是毫无争议的,海上霸主地位从来就未曾认真争夺过”,那就大错特错了。就总体而言,对于海洋的控制,尤其是在特定区域内的海洋控制,都曾短时间和长期地处于不稳定状态,没有势力的绝对平衡,态势总是倾斜着的。双方的海军在水域巡航,互相挑衅。在美国独立战争中,这已经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时期,也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