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捷克斯洛伐克再也不存在了(第8/15页)
当提索和杜尔坎斯基在三月十三日晚上七点四十分到达柏林总理府的时候,他们发现希特勒旁边不但坐着里宾特洛甫,而且还坐着两名最高级将领:德国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和最高统帅部长官凯特尔。虽然这两位斯洛伐克人也许不熟悉,但是他们两人还是发觉元首这时正处于一种典型的精神状态中。这里,我们又一次多亏缴获了会议的内部记录,才得以透过这位德国独裁者不可思议的心灵,看到他日益严重的自大狂,看到他如何编造荒唐的谎言,发出可怕的威胁,而在当时他一定是自以为这种谎言和威胁只有在场的人你知我知,决不会为外人所知的。
「捷克斯洛伐克,」他说,「完全靠德国的恩惠才得以免于进一步被肢解。」德国已经表现了「最大程度的自制」。然而捷克人却还不知道感恩戴德。「最近几个星期以来,」他毫不费力地就酝酿出一腔怒气,接着说下去,「情况变得无法容忍了。过去的贝奈斯精神又在借尸还魂了。」
斯洛伐克人也使他失望了。慕尼黑协议签订以后,他曾经因为不让他的匈牙利朋友并吞斯洛伐克而同他们「发生了争吵」。他本来以为斯洛伐克是想要独立的。
他现在把提索召来,是要他在极短的时间内澄清这个问题——问题是:斯洛伐克究竟是否想要独立过日子?——这不是可以用几天来考虑答复的问题,而是在几个小时内就要答复的问题。要是斯洛伐克想独立的话,他会给予支持,甚至给予担保——如果它犹豫不决或者不愿同布拉格脱离关系,他就听任今后发生的事情去决定斯洛伐克的命运,而他对这些事情再也不能负什么责任了。
就在这个当儿,据德国记录透露,里宾特洛甫「交给元首一份刚刚收到的报告,报告中说匈牙利军队已在斯洛伐克边境调动。元首看了这份报告,把内容告诉了提索,并且表示希望斯洛伐克马上就作出决定」。
提索当时并没有表明自己的决定,他请元首「原谅他,在听了德国总理这番话以后,他还不能立刻作出确定的决定」。不过,他马上又说,斯洛伐克人「将证明自己不会辜负元首的恩惠」。
在那天在德国外交部一直进行到深夜的会议上,斯洛伐克人终于证明了自己没有辜负元首的恩惠。并吞奥地利前夕曾在维也纳充当希特勒的秘密代理人的凯普勒,现在又在布腊提斯拉伐充当同样角色,他后来在纽伦堡作证时说,德国人帮助提索起草了一份好让这位「总理」一回到布腊提斯拉伐就发出的电报,其中将宣告斯洛伐克独立并且迫切要求元首负责保护这个新国家。它使人想起刚好一年以前由戈林口授的赛斯-英夸特那份吁请希特勒派遣德国军队到奥地利的电报。这一次,纳粹党人制造「电报」的技术已臻完善无缺。这份电报大为简短,由提索在三月十六日及时发到了柏林,希特勒马上答复说,他将乐于「负责保护斯洛伐克国家」。
那天晚上,里宾特洛甫也在德国外交部起草了一份斯洛伐克「独立」宣言,并且把它赶译成斯洛伐克文让提索带回到布腊提斯拉伐。第二天(三月十四日,星期二)这位「总理」就向议会宣读了这份宣言(据一位德国特务报告说,宣读时曾略有更动)。有几个斯洛伐克议员提出至少还该对它进行一下讨论,但是就连这种提议也被日耳曼少数民族的领袖卡马辛压了下去,他警告说,要是对宣布独立再有任何耽误的话,德国军队就要来占领了。在这样的威胁面前,狐疑满腹的议员门只好屈服。
「独立的」斯洛伐克就这样在一九三九年三月十四日诞生了。虽然英国的外交代表很快就向伦敦报告了它诞生的经过,我们马上就会看到,在希持勒当天晚上(三月十四日)完成了他在慕尼黑会议上来完成的事业以后,张伯伦很快就抓庄了斯洛伐克的「独立」作为英国所以没有履行它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担保的借口。
马萨里克和贝奈斯缔造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至此已经寿终正寝。布拉格被逼得走投无路的领导人又一次帮了希特勒的忙,完成了自己国家的最后一幕悲剧。龙钟老迈、不知所措的哈查总统请求希特勒予以接见。希特勒慷慨地答应了。这正好给了他一个机会,使他有一个舞台来演出他一生事业中最厚颜无耻的一场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