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苏联入侵(第14/23页)

1979年9月9日,塔拉基在日内瓦参加完不结盟首脑会议后,于返国途中在莫斯科短暂停留。他会见了勃列日涅夫和老对手卡尔迈勒,讨论了阿富汗国内岌岌可危的局势。塔拉基答应与卡尔迈勒和解,让他返回喀布尔,帮助自己整顿政务和军务。有迹象表明,他们三人一致同意,把错误归咎于阿明,指责阿明采取了过火的镇压手段。他们甚至已经在讨论以何种方式来对付阿明,是从肉体上消灭,是流放,还是排挤在政府之外?

风声无疑走漏了,阿明绝不会坐以待毙。塔拉基的卫队长早已暗中倒戈,使阿明得悉莫斯科的阴谋。阿明决定立即先发制人。阿富汗情报机构负责人阿萨杜拉赫·萨尔瓦里获知阿明策动政变的消息,将这一情报紧急报告给塔拉基。塔拉基立即召开人民民主党政治局会议,讨论萨尔瓦里的报告;阿明矢口否认,并指责塔拉基加害自己,双方争执不下。阿明势力已大,塔拉基不敢贸然下手。

1979年9月14日,苏联驻阿富汗大使普拉诺夫帮助塔拉基密谋策划诱捕阿明。这一天,阿明不顾塔拉基的反对,解除了3名塔拉基亲信的部长职务,并改组了内阁。身为国家元首的塔拉基拒绝签字批准,两人的斗争公开摊牌。当天下午3时,塔拉基在与苏联驻阿富汗大使普拉诺夫密商后,打电话请阿明到已经改称“人民宫”的阿富汗总统府参加商讨内阁人事问题的会议。塔拉基表示,会议目的是调解部长任免纠纷,还邀请苏联大使普拉诺夫参加。按照计划,塔拉基准备在会场上逮捕阿明,如抗拒就当场枪杀。

阿明拒绝去人民宫出席会议。他在电话中对塔拉基说,自己已得知,会议上塔拉基将用武力对付自己,因为塔拉基的卫队长已将计划泄露给阿明。苏联大使普拉诺夫立即与阿明通电话,保证阿明的人身安全。阿明勉强答应出席会议,同意带8名贴身保镖来人民宫。当阿明一行人进入人民宫的大门时,警卫只允许阿明一人进去;他的保镖坚持必须随着主人出入。手指一直扣在扳机上的总统府警卫们猝然发难,马上向阿明的保镖密集射击,枪战爆发。

阿明有保镖们筑成的“人体碉堡”遮挡,自己又行动敏捷,一边拔枪射击自卫,一边转身冲出大门。8名忠诚的保镖全部战死,换取了左手受伤的阿明逃出生天。阿明在卫队的掩护下逃回国防部,立即命令喀布尔卫戍部队进攻人民宫,逮捕塔拉基。塔拉基的卫队被击溃,塔拉基在炮击中受重伤被俘。

塔拉基本想在苏联大使的协助下除掉阿明,没想到却被阿明借机推翻。这是这个国家5年之内发生的第三场政变,按照阿富汗的传统,阿明身佩长剑、腰挂手枪参加内阁会议,登台独掌国家大权。虽然喀布尔的市民都目睹了人民宫的激烈战斗,但喀布尔当局保持沉默。1979年9月16日,喀布尔电台宣布人民民主党总书记、革命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塔拉基由于健康原因提出辞呈,由阿明接任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总书记、保卫祖国最高委员会主席、保卫革命全国组织中央委员会领导人职务。阿明从此集总统、总理和总书记大权于一身,这就是所谓的“九月事件”。

苏联人没想到阿富汗局势如此逆转,无奈木已成舟,只好对阿明表示“祝贺”。苏联是第一个宣布承认阿明新政权的国家。莫斯科广播电台的广播评论中,称阿明是“苏联的一个忠实朋友”,实在言不由衷。但是阿明不再买苏联人的账了,“九月事件”让他对苏联异常仇视,苏联方面同样不愿接受阿明。1979年9月15日,苏共中央选定对阿富汗方针是:“考虑到现实情况,我们不应该拒绝同以阿明为首的政府打交道。”苏共中央指示苏联新闻机构对喀布尔事件的报道,“只做一些态度平和的时事性报道,不做任何评述或评价”。

塔拉基于10月9日死去。10月10日,《喀布尔时报》刊登了一则短讯:“前阿富汗革命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努尔·穆罕默德·塔拉基因久病治疗无效于昨晨去世,其遗体已于昨日埋葬在其家族墓地。”对于这一通告的真实性,阿明、苏联人和阿明的反对派都心如明镜。塔拉基之死,在阿富汗国内一直是一个谜,直到卡尔迈勒在苏联支持下回国,真相才大白于天下。塔拉基被捕以后,一直被关押在监狱。1979年10月9日凌晨,阿明下令处死塔拉基。当时执行这一任务的总统卫队通信官阿卜杜勒·沃杜德和另一名军官后来供出了处死塔拉基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