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个案分析:1778年的海战(第9/13页)

如果将1778年的那场战争视为一个整体,英国将它的舰队分散布置在美洲、西印度群岛与东印度群岛,并跟敌人旗鼓相当。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凡是提到战舰的分配时,这种理论就是成立的。在欧洲,则刚好相反。同法国和西班牙的舰队相比,英国要处于劣势,英国人想要发动进攻,就只能小心谨慎,并且只能依靠运气和敌人的小型舰队相撞。因此,除非是取得了一个非常有决定性的胜利,否则也要承受交战舰船在战争过程中暂时失去战斗力而导致的极大危险,而即使取得了胜利,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十分昂贵的。由此可见,英国本土或海峡虽然有可供依赖的直布罗陀、地中海等交通线,一旦发生战争或者天气突变,就必须十分小心谨慎,并只能待在本土海岸线的地方待命,或者骚扰敌人的交通线。

印度的距离便有些远,在那里,这种政策同样适用。被派往那里的舰船停在了那里,一旦遇到紧急状况,它们可能既得不到补充援助,也无法脱身,那么这个战场就是孤立的。然而,欧洲、北美与西印度群岛却是一个巨大的战争活跃区,这些战场都是相互关联的,各个地区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必须时刻防范它们。

海军在战争中扮演的是交通线守护者的角色,海军和那些交通线的连接都是依靠本土,在本国,军需库被集中起来。这样会出现下列两种状况:第一,处于战争防御地位的国家,比如大不列颠应该将主要力量集中在这些兵工厂和军需库跟前;第二,为了进行军队的集中,不应该将国外的交通线继续扩大,以防止本来就不够用的海军还要增派兵力去保护它们。与第二种情况密不可分的任务是通过强化其他的方式来达到巩固交通线的目的,使这些交通线根本不需要派兵保护,只要每隔一段时间运送给养和增援部队就可以。

如果这种理论正确的话,英国在美洲的做法就完全错了。他们占领了加拿大及哈里法克斯、纽约与纳拉甘西特湾,而且哈德逊一线也在他们的控制之内,他们完全有能力孤立一大片地区,或许是决定性的地区。当时的法国舰队尚无能力攻克纽约与纳拉甘西特湾,从而使英国的守备部队只需要应付海上的进攻,并且将英国海军的任务降低到最小的范围。一旦敌人的部队摆脱了英国舰队在欧洲的监视,并且在美洲露面,那它就会在那些众多的港湾中找到安身之所。相反,纽约和纳拉甘西特湾被英国经营得非常羸弱,只要有一个类似于纳尔逊或弗洛格特这样的人物就能攻陷它。而纽约的陆军被两度切割,先切割出去的一部分被派往切萨匹克,后面被切割出去的一部分则到乔治亚,而这两支军队都没有能力来独自应付眼前的灾难。在这种状况下,英国的陆军没有经过考虑就在中间地带冲杀出一片区域,如果敌军一旦控制了海洋,必然会利用这种条件插入英国陆军被分割的两部分中间。而这两部分英军之间的联络完全依靠海军,因此随着这条交通线的不断延伸,海军肩负的担子也沉重了起来。保护港口和交通线是英国海军的双重任务,英国必须在这些地方分兵,自然削弱了英国海军的军事实力,那么,所造成的后果便不足为奇了,当法国的德斯坦于1779年出现在北美海岸时,英国人就匆忙放弃了纳拉甘西特湾,因为克林顿根本没有力量同时保卫纳拉甘西特湾和纽约这两处地方。

在西印度群岛,摆在英国政府面前的问题是尽量保留对一些物资丰富的小岛的使用权。不仅如此,还要占据这些岛屿,并保持它们的自由贸易,尽量让其免受敌人的骚扰。这就要求海上兵力要优于敌军舰队或者单个巡逻舰,确立明确的实力优势。但无论怎样警戒,都无法将敌人完全限制在港内,所以,在西印度群岛的水域内必须有英国的护卫舰和船舰进行巡逻。但是如果可能的话,避开法国的舰队要比制止它们强得多。由于英国海军只局限在防御的范围内,所以总是很轻易损兵折将。实际上,在它不断被削弱的过程中,在受到袭击后,它占据的大部分岛屿也会悉数丧失,并且在敌人炮火的轰击之下,英国的舰队往往不会有所动作。而相反的是,它的敌人在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就会等着自己的增援部队到达,在这期间不会担心发生任何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