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个案分析:1778年的海战(第12/13页)

在实施攻击性行为的过程中,同盟国跟大多数海上联盟一样,在军事行动的意见上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吵得不可开交。从这点看来,西班牙尤为显得自私自利和不讲信用,而法国则比较忠实可靠。为了对付一个共同选择的军事目标,进行两国真正战略上的合作,应该是双方共同期盼的目标,然而,种种迹象表明同盟国在管理和准备上存在着不足,尤其是西班牙在管理和战备方面的效率非常差,根本没办法和英国抗衡。不过,虽然管理和战备问题具有非常深远的重要性,但这些问题和同盟国选择攻击目标,从而达到战争目的所采用的战略计划和方案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对于管理和战备问题的调查,不但会毫无意义地拉长这种争论,而且其中纠缠的一些同本书主题无关的细节也会模糊我们最重要的战略问题。

关于战略问题,我们可以简略地认为“不可告人的目的”是这一军事政策的主要错误。这种猜想让同盟国的希望彻底落空,因为它们都一心向着自己不可告人的目标,采取的军事行动也以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利益为前提。把自己最狭隘的目标当成主要目的——或者是致力于能够达成他们的目标而具备的某种优势上,以至于对眼前能够把握住的唯一机会视而不见。因此就战争的结果来看,它们都一无所得。在我们做出结论之前,有必要再次重申前面的概述,同盟国的目标是为它们所受的伤害进行报复,并结束英国称霸海洋的时代。做出的这种报复对于它们自己而言没有任何意义。当时的人认为,同盟国不但解放了美国,更加打垮了英国,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它们没有将直市罗陀与牙买加收回,这就意味着英国海军没有遭受到任何的损失,而北方的各个强国都武装中立,没有取得任何效果就返回了。随后不久,英国的海军再次崛起,更加飞扬跋扈和专制了。

同英国海军相比,同盟国的准备、管理和作战素质都远远比不上对方,他们所能依靠的唯一优势就是数量上的差距。在同盟国处于攻击地位而英国处于防御地位时,面对英国的海军,同盟国的舰队却采取了防御性的措施,并没有主动进攻。谨慎严肃地运用自己在数量上的优势,逐个击溃对方的小股力量,将两方的数量差距拉得更大,接着摧毁对方的海军组织,并推翻这个海上帝国。而这些都没有在同盟国的战略活动中表现出来,除了沙弗伦唯一的光辉事迹以外,同盟国不是逃避就是仓皇应战,从来没有主动地发起过进攻。只要英国海军能在没有任何打击的前提下在海上耀武扬威,不但法国人的最终目标不会实现,如果因为某一次幸运的机会而让英国人获得一场胜利,那么两方就会恢复到原有力量上的平衡,不这样做是英国政府的错误。但是,如果英国由于某种指挥错误导致它的舰队仍旧不如同盟国的话,那么同盟国没能很好地利用这次机会便更加值得批评了。进攻的一方不能由于防御方拥有许多基地就分散自己的兵力,这是没有任何依据的。

我们上次已经批评过法国国民的民族偏见,在这次的军事行动中再次得到了展现,看起来这种民族偏见是法国政府和海军军官同时具备的,它是法国海军作战的毒瘤。依照作者的观点,它也是法国海军没有在此次战争中获得重大胜利的关键所在。这种传统的观点对于它的民众所产生的影响是致命的,法国一大批极具才干的海军军官满怀着崇高的事业感毫无怨言地接受了如此不重要的任务,这就说明传统观念在他们的脑海中有多么根深蒂固。如果这种意见正确的话,它也算是一种警示,就是目前盛行的观点和将要产生的影响总是需要检验的;如果它们是错误的话,就会招致毁灭性的灾难。

商业袭击战作为海上战争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对于像英国这样依靠商业立国的国家具有特别的效果。当时的法国海军官兵就有这种观点,而这种观点现在在美国广为流传。一位著名的海军军官拉蒙特·皮奎特写到:“在我看来,打败英国最可靠的方式就是袭击它的贸易。”所有人都承认,对一个国家商业贸易的袭击,会给这个国家带来无穷的灾难。这无疑是海战中最重要的一项辅助性作战行动,并且在战争还没有结束之前,都不会过时。但如果把它看做一项根本性的、能够置人于死地的战争措施,恐怕也是不对的。当这种幻想披着廉价而迷人的外衣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它就非常具有危险性。尤其错误的是,把袭击商业贸易对准像英国那样的海洋大国,要知道海上强国必备的两个条件是遍布世界各地的商业和足够强大的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