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战争中的目的和手段(第5/6页)

所以,采用其他方法,成功代价虽然较小,但是失败的危险也相应地减少。不过,这也有一个前提条件,我方这么做,敌人也会这么做,这些方法可以同时被双方采用。

如果敌人选择了大规模战斗,那么将别无选择,我们只能违反自己的意愿,采用同样的方法。这个时候,一切都取决于这种歼灭性行动的结局。很显然,就算我方的其他条件依旧和敌人相同,可是我方在这次行动中所处的境况也是不利的,因为敌人不像我们一样,将注意力和部分手段用于其他方面。

两个不同的目的,如果其中一个不从属于另一个,那么用来达到该目的的力量,便无法同时用来达到另一目的,因为二者是互相排斥的。因此,如果一方决定采取行动,且它相信对方并无战斗的打算而是在追求别的目的,那么它将很有可能获得胜利。

所以,不管哪一方都要准确估计对方的意图,如果对方的意图和自己一样也不想进行大规模战斗,那么它追求其他目的的选择才是明智的。但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注意力和部分手段用于其他方面绝对不是指用在为消耗敌人力量而进行的纯粹抵抗上,而是指用于除消灭敌军外在战争中所能追求的其他积极目的上。纯粹的抵抗是没有积极意图的,在纯粹抵抗的情况下,我方的力量只能击碎敌方的意图,而不能用于其他方面。

现在我们要来谈谈和消灭敌军相对立的一面,即保存自己军队。消灭敌军和保存自己的军队这两种意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它们是相互影响的,是统一意图的必不可少的两个组成部分。

当然,在这里我们要探讨的是,当其中某一个方面占主要地位时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影响。消灭敌军这一意图具有积极的目的,会产生积极的结果,而这些结果最终会让进攻方击垮敌人;而保存自己军队这一意图则具有消极目的,它可以粉碎敌人的意图(纯粹的抵抗),这种抵抗最后只能用延长军事行动时间来消耗敌人。

消极目的的意图等待歼灭性行动,而积极目的则企图发动歼灭性行动。对于应当等待和等待到何种程度,这又涉及进攻和防御的根源,我们会在后面详加论述。

在这里,我们只想说,等待不应当变成绝对的忍受,而且在等待时采取行动,消灭与我们作战的敌军,也能够作为我们的目标。

因此,将消极意图理解为不寻求流血战斗的方法,就必然不会将消灭敌军作为目的,那么这就犯了根本性的错误。当然,在消极意图占据主导地位时,它会迫使人们选择不流血的方法。不过,采用这种方法也未必是恰当的。因为恰当与否,并非取决于我方的条件而是由敌人的条件决定的。

所以,这种不流血的另一种方法绝对不是急切渴望保存我方军队时的手段。如果该方法不适用于当时情况,那么便会造成自己军队出现损耗甚至覆灭的情况。

历史上,有不少统帅都犯过这种错误,结果弄得自己身败名裂。当消极意图发挥主要作用时,它的作用是延迟决战的时间,让人们等待决定性时刻的到来。其结果通常是不仅推迟军事行动的时间,还可以改变军事行动的空间,这是因为时间和空间关系紧密,只要情况允许,它是可以做到这点的。

不过,一旦推迟行动造成局势对我方不利时,我们就要认识到,消极意图的优越性不复存在。所以,消灭敌军这一原则被抑制,而其他意图就会出现。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在战争中达到目的(达到政治目的)的方法是多样的,不过,战斗是唯一的手段。因此,所有一切都必须要服从于用武力解决问题这个最高法则。

敌人如果寻求战斗,那么我们只能应战。所以,我们只有在确定敌方在战斗中一定会失败或者不会进行战斗时,才可以寻求其他方法来解决问题。一言以蔽之,在战争所能追求的目标中,消灭敌军永远是最高的目的。

在战争中,至于其他方法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我们会在后面逐一弄清楚。我们只要记住,在战争中使用其他方法也是可能的,因为概念与现实是有差距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只不过我们在这里要强调:以流血的方式来结束问题,即消灭敌军,是战争的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