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战争中的目的和手段(第4/6页)

但是,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只需估计一下就可以衡量出力量的强弱。当然,这个时候,战斗是不会发生的,因为力量弱者往往会立即妥协。

既然无需真正的战斗,只需部署战斗并借助由此形成的态势,就能够达到战斗的目的。既然战斗并不始终以消灭敌军为目的,那么我们便能解释,为什么在整个战争中双方活动很频繁,而实际的战斗却没起到显著的作用。

翻开战史,我们会发现,有数不清的战例能够证明这点。至于说,在这些战例中,究竟有多少是采用这种不流血冲突而达到目的并因此获得声誉的,又有哪些能够经得起批判。我们在这里不准备细谈,因为这不是我们的主题,我们在这里只想指出:这样的战争过程是可能存在的。

在战争中,手段只有一种,那就是战斗。不过,战斗的用法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可以依据不同目的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此一来,我们的研究似乎没有丝毫结果。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我们从战斗中可以找到一条线索,而这条线索贯穿于整个军事活动之中,可以将整个军事活动串联起来。

我们曾将消灭敌军当成战争目的之一,但是我们并未详细说明,这一目的与其他目的相比,究竟有多么重要。事实上,消灭敌军这个目的在每个具体场合的重要性要看当时具体的情况而定。但是,从总的方面来看,我们无法确定它究竟有多大的价值。现在我们要好好探讨消灭敌军究竟有多大的价值。

战斗是战争中唯一有效的行动。在战斗中,消灭敌人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就算战斗并未真正进行也是如此。因为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战争结局都是以消灭敌人军队为前提的。因此,消灭敌军是军事行动最基础的支柱,是一切军事行动的基础。事实上,一切军事行动都是以消灭敌军为基础的,就像拱门建立在石柱上一样。

所以,一切军事行动的前提是,它一定要对我方有利。战斗和一切大小军事行动的关系,就像现金支付同期票交易的关系一样,无论兑现的机会是多还是少,无论兑现的期限有多长,最后总是要兑现的。

既然战斗是一切军事行动的基础,那么我们便可以这样推断:我方的任何行动都会因为敌人一次胜利战斗而失去作用,敌人不但能够通过一次对我方行动有直接影响的战斗,而且能够通过任何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战斗达到这一点。

由于这些情况的影响,即因为每个重要的战斗,即消灭对方的军队,都会对其他战斗产生影响,这些战斗的结果像液体一样,总是要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

所以,消灭敌军一直比其他手段更加优越,更加有效。

当然,消灭敌军这个手段只有在其他一切条件都一样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不过,我们如果就此断言,盲目的硬干总是比谨慎的巧谋好,那么便大错特错了。

有勇无谋的做法,兴许不但不能消灭敌军,反而可能会让自己的军队被敌军消灭。所以,这种想法不是我们所要表达的,我们所说的更大的效果是针对目标而言的,而不是针对方法而说的。在这里,我们不过是将达到这一目标产生的效果跟达到那一目标产生的效果作下比较罢了。

我们强调,在我们说消灭敌军时,并不是单指消灭敌人的物质力量,而是也包括摧毁敌人的精神力量,这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不可分割的。尤其是在谈及一次大的歼灭性行动对其他战斗肯定会产生的影响时,我们要注意到某些精神力量的丧失最容易影响其他部分。

精神因素是极具流动性的(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和其他手段相比,消灭敌军更具价值,但是该手段也要求人们付出较为高昂的代价,而且它本身危险性较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人们便采取别的手段。

对于采用这种手段一定要付出较为高昂的代价这点是不难理解的,因为在其他的条件都相同的前提下,我们越想消灭敌军,自己的军事力量的损耗也会越大。

运用这一手段会有这样的危险,由于我们的意图较大,所以,在无法实现该意图的情形下,我们的力量反而会遭遇较大的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