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反恐训练营(第6/14页)
“有何新消息?”亨得利问。
“啊,”戴维斯回答道,“就要来一对新手了。”
“会是谁呢?”
戴维斯把文件夹从亨得利的桌上推了过去。首席执行官拿起文件夹把两个都打了开来。
“兄弟俩?”
“双胞胎。异卵双生。做妈妈的那个月可能是排出了两个卵子。两人给人的印象都不错。布莱恩思维敏捷,身体健康,两者有机结合是个人才,还有语言天赋。特别是西班牙语。”
“这人会讲普什图语Psshtu,阿富汗官方语言之一。?”亨得利抬起头来,一脸的惊讶。
“找到厕所应该不成问题。他在当地待了八周左右,花时间学了那儿的方言。表现得相当好,报告上说的。”
“你认为他们是我们所需要的人才吗?”亨得利问。这种人不从前门进来,这就是为什么亨得利手下有那么一小帮遍布于政府机构、行事异常谨慎的猎头的原因。
“我们还要再考察一下他们,”戴维斯说,“但他们确实具有我们所欣赏的才干。从表面看,两个人看上去都很可靠,稳重,聪明,完全能够理解我们聚集在这里的原因。所以,得了,我认为他们值得考虑。”
“另一个呢?”
一个无宗教信仰的人
“多米尼克正要调往华盛顿。温纳想要他加入反恐部门。他很可能从办公室工作人员做起。对于联邦调查局人质营救队来说,他略微年轻了些,而且尚未表现出他的分析能力。我觉得温纳是想先看看他的机智程度。布莱恩要飞往海军陆战队基地列尊营,回去与他的同事一起工作。我奇怪海军陆战队怎么没有调派他去搞情报工作。他显然是个合适的人选,不过他们只喜欢自己的神枪手。他在阿富汗干得相当出色,很快就要晋升为少校,假如我的消息来源可靠的话。所以,第一步,我想我要飞过去与他共进午餐,再打探出一些情况来,接着再飞回华盛顿特区,以同样的方式会会多米尼克。温纳对他印象很深。”
“温纳看人很准,”前参议员指出。
“他是这样的,格里,”戴维斯同意。“那么——有什么新消息吗?”
“米德堡又被埋在堆积如山的情报里,和往常一样。”国家安全局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所截获的原始材料如此之多,简直需要一支部队来帮助分类整理。计算机程序通过关键词来协助搜索,但几乎都是些无关痛痒、喋喋不休的东西。程序员们一直在试图改进捕捉程序,但事实证明要给予计算机以人的直觉是不可能的,虽然他们依旧在努力。不幸的是,有真才实学的程序员都为游戏公司卖力去了。那儿有钱,人才总是跟着钱走。亨得利对这没什么可抱怨的。毕竟,从二十岁到三十四岁他也在忙同样的事。所以,他经常在寻觅富有且事业有成、对于他们来说金钱已不是首要问题的程序员。但通常这是在浪费时间。这些讨厌鬼一般都是贪婪的家伙。就像律师一样,但没他们那么愤世嫉俗。“今天我看了半打有意思的情报,虽然……”
“譬如?”戴维斯问。公司的这位主要猎头,同样也是个老练的情报分析员。
“这个。”亨得利递上文件夹。戴维斯打开来浏览了一下。
“嗯。”这就是他的反应。
“假如发展下去,结果是恐怖的。”亨得利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没错。但我们需要更多。”这还够不上惊天动地。他们总是需要更多。
“眼下我们有什么人在那儿?”他应该知道的,但亨得利也未能摆脱官僚习气:他无法把当前所有的信息都记住。
“眼下?埃德·卡斯蒂兰诺在波哥大,调查哥伦比亚毒枭卡特尔集团,不过他隐蔽得很深。非常深,”戴维斯告诉他的上司。
“你知道,汤姆,这项情报需要花大量的钱。”
“没什么,格里,回报可多得多了——至少对于我们这些下属来说,”他微微一笑,古铜色的皮肤与象牙白的牙齿形成鲜明的对比。
“是啊,做个农民一定非常可怕。”
“至少达特默思大学让我受了教育,学会认自己的名字,不必再种棉花了,否则我的结局会更糟,格里。”亨得利转了转眼珠。戴维斯是在达特默思大学拿的学位,在那里,他对自己黑皮肤的默哀远不及对家乡的。他父亲在内布拉斯加州种玉米,拥护共和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