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舌尖上的大宋,且吃且珍惜(第4/12页)

所以,虽然饮食上宋朝的等级之分非常明显,但即使是一个普通吃货,在宋朝也算有口福吧?

第2章 时间都去哪儿了?吃了呗|美食汇

一、早餐,营养全面不是问题

这是宋朝东京汴梁的五更天,按现在的钟点就是凌晨3点至5点。您或许还在梦中回味着皇宫盛宴的美味冲击,而窗外早市的叫卖声已经隐约传来,此起彼伏。

东京的早餐正是从五更开始。当然您也不必着急起床,怕错过早餐时间,饿一个上午的肚子。东京的早餐会从五更一直延续到晌午,很多人的一日三餐的时间安排是这样的:接近晌午,早餐;傍晚时分,午餐;入夜,晚餐。

您大可睡到自然醒,然后打个哈欠,伸个懒腰,浑身轻松地出门,开始一个吃货的东京一日游。

比您起得早的人们,家里不必忙着起灶开火烧水,街面的店铺有供应“洗面汤”的,洗簌问题也可以在外解决。而在早市上,“煎点汤茶药”遍地都是。宋朝人和您的健康观念一样,早起补充身体的水分,一般都来自于“煎点汤茶药”。

一听到“药”字,您眉头皱了一下,怎么大早晨的就要喝药?中药那个味儿啊,唉!其实,“煎点汤茶药”就是宋朝的保健茶。

宋朝人认为茶就是药的一种。“煎点汤茶药”,以茶为主,以常见的“煎香茶”为例,它的制作方法是:每百钱茶叶嫩芽,加上一升去壳蒸熟的绿豆和十两细磨而成的山药,掺入脑、麝各半钱,放在一起捣杵20下,再放入罐中密封好;窨三天后,再把这种香茶放在水里煮,保健营养成分随即溶入水中,好似煎药。

宋朝人对煎茶的流程绝不马虎,煎茶时间越长,味道也就越好。首先用炭火将茶水烧得滚沸,用冷水点住,茶水再滚沸起,再用冷水点住,如此点三次,才能收到色香味俱佳的效果。

如果您不喜欢有明显中药味的煎茶,那咱们给您推荐一盏“阿婆茶”,保证您唇齿留香,喝了一盏还不过瘾。“阿婆茶”的主要成分有烤黄的板栗、炒熟的白芝麻、江南连核带肉的橄榄、塞北去壳的胡桃等,按着前面说的煎茶流程细细煎来,香吧?

咱们想起来了,昨晚您在皇宫喝了不少酒,那您这一大早,一定得来一碗“二陈汤”,这是在宋朝最流行的一种煎茶。“二陈汤”的成分和制作方法挺讲究: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两,白茯苓三两,甘草炙一两半。煎茶时,每服四钱,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份,去滓,热服,不拘时候。从中医角度讲,“二陈汤”对伤酒肯定能起化解作用。即使您不伤酒,每早起来喝上一盏二陈汤,也会提神养身的。因此,欧阳修还特地写诗赞美“二陈汤”:“论功可以疗百疾,轻身久服胜胡麻。”

早起喝一盏盐“煎点汤茶药”,是宋朝城里人的习惯。根据您的口味喜好,您选择的余地也很大:盐豉汤、荔枝圆眼汤、缩砂汤、无尘汤、木星汤、木香汤、香苏汤、紫苏汤、干木瓜汤、湿木瓜汤、白梅汤、乌梅汤、桂花汤、豆蔻汤、破气汤、玉真汤、薄荷汤、枣汤、快汤、厚朴汤、益智汤、仙术汤、杏霜汤、生姜汤、胡椒汤、洞庭汤……够您挑的吧?

东京早上的一两盏煎茶,使您隔夜的宿醉云消雾散。神清气爽的您觉得肚子饿了,而各式美味早点已经在等着您了。

东京人以面食为主食,在主食上翻出花样,并且吃出意境。宋朝的人绝不比现代人差,甚至更强。

您先来一份“酥琼叶”。把夜里蒸好的馒头,切成薄薄的片,涂上蜜或油,在火上烤,地上铺上纸散火气,烤好后颜色焦黄,又酥又脆。您嚼上一口,就会像诗人杨万里所说:作雪花声。

咱们还是得提醒您,别贪吃。为了您这位吃货能在东京一日游里品尝到更多品种的美味,您吃每一样东西,最好都是浅尝辄止。

反正这一天,对您来说就是放假,咱们就在东京城里穿街走巷,慢慢闲逛。在傍晚午餐之前,您有的是时间品尝东京的早餐。

您听到一声“待我放下歇一歇吧”的叫唤,循声望去,原来是一位卖环饼的小贩,那是他的口头广告。这位小贩可是有故事的人。最开始,这位小贩在卖环饼时别出心裁喊出“吃亏的便是我呀”的广告语,效果挺不错。后来这位小贩在皇后居住的瑶华宫前这样叫卖,引起衙役的怀疑,将其抓捕审讯。审后才得知他只是为了推销自己的环饼,便将他打了100棍放了出来。此后,这位小贩便改口喊“待我放下歇一歇吧”。他的故事成为当时东京的一桩笑料,但生意反而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