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舌尖上的大宋,且吃且珍惜(第2/12页)

仅仅这一份菜单,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全都有了。您会问,这一个人吃得完吗?一样一口,也就饱了。吃不完也得做出来,这不是皇宫吗?太子尚且如此,皇帝吃喝的排场就更不得了了。宋神宗在宫里宴饮,一顿动辄花费十数万文,令人咋舌。

宫廷伙食不仅舍得下本钱,制作上更是精益求精到不厌其烦。您注意到刚才菜单里的“蝤蛑签”这道菜吗?蝤蛑,就是梭子蟹;签,就是羹。在御膳房,用梭子蟹肉做羹,只取两螯的肉,剩余全都扔在地上作废,太奢侈了吧?

二、官宦土豪奢靡得都矫情

奢侈已经成为御厨的习惯,从皇宫也传到达官显贵家里。南宋后期有一位知府,雇了一位曾服务于高官府上的京都厨娘给家里做饭,每次都要轿子迎送。这位厨娘置办羊头签五份,需要羊头十个,只取羊头两腮的肉,其余全部扔掉不要。用五斤葱,只取葱心像韭黄的部分,用淡酒、醯(醋)浸喷,剩余的部分弃之不用。知府家的仆人觉得可惜啊,捡起剩下的羊头,结果被她讥笑:你们这群狗辈,没见过市面!当然,这位厨娘这样做出来的菜,没办法不好吃,家人客人一律竖大拇指。但厨娘的酬金也非比寻常。这位知府用了两个月之后,终于明白这种品味等级的厨娘不是自己能消受得起的,于是辞掉了厨娘。

咱们尽在这里介绍了,您还没来得及吃上一口,那咱们现在就赶往宋徽宗赵佶的生日宴,让您享受一顿饕餮大餐。

落座之后,您和每位客人一样,面前先是有环饼、油饼、枣塔、果子这些餐前点心。为了优待辽、西夏的使臣,还有猪、羊、鸡、兔、鹅等熟肉作为凉碟,当然您也跟着有份。

生日宴上,美酒自然少不了,皇帝用玉盏,高官用金盏,其余人等都用银盏。按着生日宴的程序,君臣们一共要饮九盏御酒,共享美食。

第一、二盏酒,是大家恭贺皇帝生日快乐、寿比南山这样的仪式。两盏酒一下肚,宴会的气氛就活跃起来了。接下来,每一盏酒,就会新上几道菜,这也是宋朝酒宴的习俗。

第三盏酒倒满,四道菜点就摆在您面前:下酒肉、咸豉、暴肉、双下驼峰角子。您慢悠悠地吃,别撑饱了后面的大菜只能干瞪眼吃不下。

第四盏酒,给您配的菜是:炙子骨头、索粉和白肉胡饼。

第五盏酒,您会品尝到:群仙炙、天花饼、太平毕罗干饭、缕肉羹和莲花肉饼。

第六盏酒,端上来的是:假鼋鱼、蜜浮酥捺花。

第七盏酒,配菜是:排炊羊胡饼和炙金肠。

第八盏酒,尽管可能您已经酒足饭饱,但还是尝尝:假沙鱼、独下馒头和肚羹。

第九盏酒,该吃饭了:水饭和簇饤下饭。生日宴会圆满结束。

在整个生日宴会过程中,和菜品一样,每一盏酒,都会伴着不同的文娱表演。内容有杂技杂剧、歌舞器乐等,好不热闹。

皇宫里食不厌精、气派奢华的饮食风气,达官显贵们竞相模仿,奢侈成风。高官们的家里仿照皇宫设有“四司六局”的膳食机构,即使南宋偏安江南也是如此。对美食的研究和追求,在高官群体里,更是到了让人惊异的地步。

宋哲宗时的宰相韩缜喜欢吃烤乳鸽,而且一定要吃白色的那种。如果有人故意烤灰色的给他吃,他一下就能凭口味辨别出来。

韩缜还爱吃驴肠。每次宴客,驴肠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烹调驴肠需要很高的技艺,肠入汤锅,时间短了煮不熟,咀嚼不动;时间长了又会糜烂,变得寡淡无味。而且驴肠必须新鲜才行,过夜就会变质。厨师担心做不好,便想了一个点子:每逢宴会,事先准备一头驴子拴在厨房旁边,待宾客入座,斟酒传杯时,即提刀豁开驴肚,抽出驴肠,洗净切碎后立刻下锅,如此便可保证驴肠味美而新鲜。

宰相吕蒙正喜欢喝鸡舌汤,每天早晨都要喝。一天晚饭后,吕蒙正到后花园散步,朦胧中看见墙角处有一堆凸起,以为是假山,问左右:“这山是什么时候弄的?”仆人回答:“这不是山,是杀鸡时褪下来的鸡毛。”您说这得杀多少鸡?

蔡京喜欢吃黄雀鲊,家中专门有三栋房子装黄雀鲊,堆积直至房梁。蔡京还爱吃鹌鹑。宋徽宗大观年间,天降瑞雪。为了庆祝好兆头,皇帝准备到蔡京家吃个饭。这是莫大的荣誉啊。蔡京于是大摆筵席,命厨师宰杀了一千多只鹌鹑。当天夜里,蔡京梦到鹌鹑给他念了一首诗:“啄君一粒粟,为君羹内肉。所杀知几多,下箸嫌不足。不惜充君庖,生死如转毂。劝君慎勿食,祸福相倚伏。”蔡京心里头架不住犯嘀咕了,自此再不吃鹌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