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演好升职记,职业规划是前提(第18/20页)

那宋朝农民的收入怎么样呢?说出来您可能会吃惊。宋朝“一夫之田四十亩,出米四石”,每个男劳力实授田地40亩,每亩缴田税1斗,每亩粮食产量六七石,税率就是1.5%左右。经过计算,缴完田税后,每个农村男劳动力,一年还能剩余3万斤粮食,除了自给自足,剩余的都可以拿到市场上卖。

宋朝土地可以买卖,只要您不偷懒不败家卖地,作为一个宋朝农民,富足的生活不在话下。那些在土地上用心经营,又懂得勤俭持家的农民,攒了钱去买土地,再拿出去租种,如此循环,最终逆袭成为地主的也大有人在。

本来,您可能猜测,宋朝的农民收入可能是各个阶层里面最低的,现在算来满不是那回事。那咱们还是考察一下农村最弱势的群体吧。北宋诗人张耒的一首诗写道:“山民为生最易足,一身生计资山木。负薪入市得百钱,归守妻儿蒸斗粟。”一个砍柴郎,以卖柴为生,每天可以有100文的收入;一名乡下的农妇,靠给人缝补浆洗,每天也有100文的收入。那么这100文能干什么呢?宋朝每个人每天的温饱需要20文。也就是说,一个砍柴郎,或者一个帮人做杂活的农妇,可以养活5口人。

咱们再来个纵向对比,把这100文拿到明朝看看。每天100文的收入,一个月就是3贯。这在明朝,相当于一个知县的月工资。一家5口人,靠着这每个月3贯,可以生活得很滋润。

咱们把您带回宋朝的城里,在一个中等城市,您的身份假如是一家酒店的杂工,老板给您的日工资大约是250文,不能再低了,再低没人干这活了。史料记载了一个叫乐生的湖北人。他就是做小买卖的,每天只要赚足100文就不干了,回家吃完喝完,吹笛子、唱歌自娱自乐,弄精神享受去了。

咱们在宋朝普通阶层的收入问题上说得已经够多了,也就是说只要有手有脚不懒惰,就不用担心温饱。但咱们还是希望您不要在这种安全感里裹足不前。您应该发挥您的专长,干出一番大事业,实现一次成功的逆袭。

您要是有一门技术在手,那进工厂是最合适了。北宋时就出现了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制造工厂和加工工厂。如造船厂、火器厂、造纸厂、印刷工厂、织布厂、各地的官窑等。南宋时的军器所工匠竟达七八千人,有徒工1200余人。绫锦院织工达到400余人。除国办的工厂外,一些私办的工厂也相继大量出现与繁荣。您的技术在这些工厂里绝不会被埋没。

您如果有文艺方面的才能,在宋朝也有适合您的职业舞台。宋朝人有钱,吃饱喝足也要精神享受,于是娱乐产业繁荣发展。宋朝的娱乐场所叫“瓦舍”“勾栏”,最大的场所能容纳千人观看您的表演。文艺表演种类繁多,如杂剧、傀儡戏、影戏、杂技、散耍、说史书、讲故事、谈经、学乡谈、谈诨话、舞番曲、诸宫调、鼓子词、唱赚、卖嘌唱等等,真是百戏杂陈,雅俗共赏。

您要是文字工作者,可以在宋朝当记者,做编辑。宋太宗年间,官方报纸——邸报的发行已经规范统一;宋真宗时期,民间报纸——小报也出现了,主要是官吏和书店主人所办。无论是邸报、小报,都公开发售,读者广泛,有京官、地方官、士大夫、知识分子及其他关心朝廷政事的人。官方报纸更是全国发行,由驿递传送。驿递按传送的速度又分为步递、马递、急脚递、水运递等。

您要是一名体育特长生,在宋朝也能以此为职业谋生。作为一名职业运动员,您不仅可以入选皇家竞技队伍,也会受到民间的喜爱崇拜。足球(蹴鞠)、马球、相扑是宋朝人最热衷的体育运动,皇帝们经常组织运动员们比赛,与百姓同乐。

如果您志愿做一名社会治安管理人员,咱们建议您加入“潜火队”,也就是宋朝的消防兵。“潜火队”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消防装备,如防毒面具、防火背心、云梯、水囊等,消防作也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制度。火灾发生后,“潜火队”赶往现场救火时,享有一些特权,比如路遇高官,可不必避路让道。在古代,路上相遇,有民让官、贱让贵先行之礼,但“潜火队”可不受这一礼法约束。如果“潜火兵”在救火过程中受伤,则由政府负责治疗并给予奖赏。“潜火兵”享有比较丰厚的薪水,所有的消防器材也由官府购置、保养、增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