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演好升职记,职业规划是前提(第17/20页)
第三,预购商品,保证货源。江南的新米、新茶上市之际,您是不是赶着奔着去抢购做批发啊。大家都这么想,结果供不应求,米价、茶价就上去了,您还不一定能买到。您可以提前甚至一年,就向产地的地主农户、茶园主下好定金,签好协议。米茶上市,根据协议中的价格、数量,人家首先给您供应,您的收购成本肯定比没有协议的要低,利润不就相应地提高了吗?
第四,预测市场,抓住商机。分析和预测市场,从来都是大商人在商业竞争中独占鳌头的重要因素。您看今年风调雨顺,农业肯定要大丰收,农产品的价格显然是要跌了,经营利润会比往年微薄,您可以选择今年不做农产品。入秋的时候您得到一个消息,边防吃紧,朝廷估计要和敌人开战了。那么冬天的时候咱们官兵的棉衣需求会比平时增多一些。您提前做好准备,预定了棉衣,等官府发出告示采购棉衣的时候,您可以直接告诉官员,立等可取。
第五,注重宣传,树立品牌。您仔细瞧瞧《清明上河图》里鳞次栉比的商铺,有很多以本姓命名的店铺,比如“赵太丞家药肆”“王家罗锦匹帛铺”等等。《东京梦华录》里记载了更有趣的店名,比如“丑婆婆药铺”“东鸡儿巷郭厨”等,这都说明宋朝商家已经树立了广告和品牌意识。就连卖环饼(馓子)的小贩,也会打出“亏便亏我也”的口头广告语,就像今天的“跳楼大甩卖”,可是显然比今天更含蓄和幽默。临安城里有一家“宋嫂鱼羹”店。宋高宗有一天光临,大赞好吃。这下皇帝成了小店的形象代言人。店里的老板、伙计从此都穿戴锦衣花帽,以显示店铺的高大上。顾客趋之若鹜,宋嫂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富婆。800年过去了,您今天在杭州的楼外楼,仍然可以吃到流传下来的“宋嫂鱼羹”。您说,您是不是应该像他们一样,经营的是生意,其实经营的更是品牌?
第六,提高意识,完善服务。假如您在宋朝开了一家酒肆,您可别想图省事只是卖酒。许多酒肆不仅卖酒给顾客喝,还经营下酒菜蔬。更有经营头脑的,还安排歌舞娱乐供酒客欣赏。您要是经营单一,服务内容不够丰富,顾客凭什么非要在您的酒肆消费啊?顾客是上帝,这是自古以来的商业观念。甭管您走到哪朝哪代,甭管您做什么生意,记着这一点,顾客才能盈门,生意才能做大。
如果您同时拥有上面说的这些商业意识和经营之道,在宋朝成为一名霸道总裁不是不可预期的。您和众多大大小小的商人一起,可以为宋朝经济的腾飞做出一些不可磨灭的贡献。咱们给您说说,宋朝到底有多富有,让您身为一名宋朝商人拽一回:
宋朝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最高达到1.6亿两白银,北宋中后期为8000-9000万两,即使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南宋,年财政收入也有1亿两。这些数字,可能太抽象,那就对比一下:南宋灭亡300年后,明朝的年财政收入才1500万两白银,这还是明朝的好年份。清朝咸丰年间,政府的财政收入是白银3000-4000万两。这时候,距离南宋灭亡已经有600年。更何况,宋朝政府的收入,不是靠对百姓的压榨盘剥积累的,而是靠商品经济发达带来的巨额商业税。商人的日子好过,普通百姓的日子也宽松。在它之前,在它之后,在同时代的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王朝能像宋朝这么富有、开明。所以后人评价,唐朝虽然强大,但它是中世纪的夕阳,而宋朝是近代的朝阳。
第5章 脑洞大开,丝也可以逆袭|市井职业
一、结合自身优势做好职业规划
您在宋朝的各个阶层穿越一遍,不禁在心里对宋朝竖起大拇指。除了军事上的懦弱之外,历史上还真找不着宋朝这样能好好过日子的理想时代。您还别急着下这样的结论,是不是一个好时代,得看那个时代最普通的民众的生活状态。这是一个评判的标杆。所以,现在让咱们带您体验一下在宋朝作为一名平头百姓,您究竟会有怎样的生活。
咱们先带您去宋朝的乡下。您要是读过杜甫先生的诗,会知道即使在唐朝那样的好时代,农民也要面临一个严峻的考验——征兵。宋朝之前,官府征兵都是强制性的——义务兵,一个农民家庭,可能因此在生存上失去最强的劳动力。宋朝实行募兵制,军队职业化,而且终身制。您愿意把当兵作为一份职业也行,不用担心官府打完仗把您遣散回家。如果您不愿意当兵,就愿意种田,官府也不强迫您。另外,像挖条河、修个坝这样的差役,宋朝也是征募制度,没有强拉着您到工地的,您愿意来,按劳动量给您工钱。宋朝在兵役、差役上大大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农民可以专注于土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