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演好升职记,职业规划是前提(第16/20页)
二、五湖四海,第一桶金在哪里
现在您要考虑的问题是,您生意的主战场设在哪里?
首先说城市。北宋的汴梁,南宋的临安,都是人口超过100万的巨型都市。同时期的欧洲,最大的城市也不过15万人左右。在这样人口众多的城市,您不用担心市场萧条,没有您的顾客。您可以随处开个铺子,除了正常营业时间,另有早市、夜市,还有整个通宵都有买卖的鬼市,都会给您带来源源不断的顾客。
其次是乡镇。乡镇的人口密度肯定没有城市那么大,但是定期的集市也是热闹非常,人流熙攘。集市的消费者,相当于您平时没空,周末集中采购一样,那购买欲望和购买力也是相当客观的。
另外是边境。宋朝官府在边境地区设置“榷场”,用于和周边各族进行贸易活动。至于市场需求,区域差别让您很容易选择对口的商品。您可以拿内地的纺织品、瓷器、茶叶等卖给北方的游牧民族,他们缺这个。然后,把他们的羊皮、狼皮、奶制品带回内地销售,内地缺这个。您说是不是一举两得?您的商队绝无空返。从事这门生意,可能就是辛苦点或者寂寞点,边境路途遥远,您得押着货物迢迢而来。要么,您驻扎在边境,等着您的商队运货来。
辛苦、寂寞的代价绝不会让您白白付出,区域商品的差价让您有丰富的利润可图。还有比边境贸易更辛苦、寂寞,但是利润也更惊人的,这就是宋朝的进出口贸易。宋朝科技发达,造船技术一流,加上罗盘的使用,海上运输业完全应付得了对外贸易的需要,开辟出了海上丝绸之路。官府也是积极鼓励支持,在沿海地区设置多处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就连昏庸的宋高宗,对进出口贸易都有先进的理念。他对大臣们说:“进出口贸易利润丰厚,而且贸易额巨大。如果咱们处置得当,不是比从百姓头上拿钱要好得多吗?”
您别说,仅就宋高宗这个理念,还真是开明和聪明。南宋一朝,尽管偏安江南,可从来也没缺过钱。商人比皇帝还要敏感,哪里有丰厚的利润,他们就本能地麇集到那里。资本雄厚的商人,带着自己的船队,把陶瓷、茶叶、丝绸、工艺品等运往东亚、东南亚、印度次大陆,更远的到非洲,又在当地收购香料、珠宝、棉布等运回本国销售。这一来一回的双重利润,让很多商人靠着进出口贸易富甲一方。历史学家经过测算,宋朝的对外贸易额竟然占到GDP的15%-20%。
城市、乡镇、边境、外贸,您的生意选定一个主战场,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好好琢磨您的经营之道了。虽说在宋朝生意好做,可越是好做,竞争也就越厉害。把生意做大做强,可不是唾手可得的事儿。在经营上,您总得有两把刷子,才能畅游商海不湿身。
头一件事情,您需要确定要经营什么项目。做生意,无非是应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事儿。宋朝经济繁荣,市场需求旺盛,这是您的有利条件。您审视一下自己,擅长什么,能把什么在宋朝做独特了,就开张哪一门生意。
追逐丰厚的利润是商人的本分。只要遵纪守法,在宋朝没人会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地整您,盘剥您的财产。这种宽松的社会环境,是宋朝独有的,就是之后的元明清三朝都做不到。所以,您尽管朝着那些利润丰厚的经营方式狂奔。谁让您有个狂拽的总裁梦呢?
第一,长途贩运,赚取地区差价。宋朝的边境贸易、进出口贸易,其实就是这个原理的充分运用。您在茶叶原产地东南地区收购的茶叶,运到西北地区,能卖高出6倍的价钱。所以您在贩运的路上,会看见不少商人像您一样,不辞路途辛苦,往返于遥远的区域市场之间。
第二,批发交易,获取规模效益。鱼米之乡江南盛产的米,当地人民是吃不完的。您带好足够的“交子”,大量收购,运到外地,批发给中小经销商去零售。您要是自己零售,得凑够足够的人手,花上足够的时间,猴年马月才能卖完呢。所以这些大宗商品,批发是最有效率的。您让点利给中小经销商,专营批发,靠规模取胜是不二选择。同理,茶叶、酒、盐等都是靠批发交易,散布到全国各地经销商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