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2 1559—1563年(第36/76页)

她打听到牧师学院。牧师的使命是传播真福音,应该会帮她吧。在朴素的学院客堂,她看见一个熟悉的面孔,好一会儿才认出来,就是这个年轻传教士来到父亲的书店说:“我是日内瓦的纪尧姆。”一晃快三年了。她欣然同纪尧姆打招呼。

在纪尧姆看来,西尔维突然现身日内瓦,好比是上帝恩赐。他两次前往法国各地传道,现在的任务是教导年轻人追随传教士的步伐。日子不像从前那么清苦,他的脾气也跟着和善许多,当年瘦削得仿佛弱不禁风,如今则显出心宽体胖。西尔维的到来可谓锦上添花。

听说皮埃尔是叛徒,他震惊不已,同时得知那个完美无缺的情敌是个骗子,也掩饰不住自得之意。接着他听到吉勒殉教,不禁落下泪来。

听西尔维讲起在日内瓦买书的遭遇,他并不诧异。“那是因为你以为和他们平起平坐。”

西尔维的经验是,要防止男人占便宜,唯一的法子就是表现得毫不示弱、胸有成竹。“这有什么不对?”

“他们认为女人该低声下气。”

“巴黎人也喜欢女人低眉顺耳,不过因为这个不会连生意都不做。既然女客人出得起钱,他们又有货,那就成交。”

“巴黎不一样。”

她暗想,那还用说。

纪尧姆很乐意帮忙。他告假一天,带西尔维去找一个熟识的印书商。西尔维由着他去交涉。她要买两种版本的《圣经》,一是价格实惠的简装版,人人都买得起,再就是精装版,无论印制装订都十分精美,卖给有钱的主顾。纪尧姆按她的指点跟书商讨价还价,最后如愿成交,她在巴黎能以三倍的价出售。她买下一百本精装版和一千本简装版。

她惊喜地瞧见印刷间里摆着法语《诗篇》,是诗人马罗译本 [6] 。这个版本销路很好,她知道卖得动,就买了五百本。

她站在书店后院,望着仓库里抬出一箱箱书,心里激动不已。这一趟旅程还没结束,但至此总算一切顺利。她不肯抛下使命,好在她选对了。这些书会把真信仰带入千家万户,还够维持她们母女俩一年多的花销。她办到了。

不过她还得把书运回巴黎,这就需要一点伪装。

她又买了一百令纸,供给塞尔庞特街的纸墨店。纪尧姆依着她的意思,吩咐书商在每箱书顶层都用纸盖上,以防开箱查看时暴露禁书。每只箱子都印上意大利语“法布里亚诺造纸”,该镇以纸张精美而闻名。应付普通检查不成问题,但要是被搜查,那她就大难临头了。

当天晚上,纪尧姆请她去父母家用晚饭。

西尔维不好回绝。纪尧姆热心帮忙,况且要是没有他,自己说不定是白忙一场,可答应下来,她心里又大不自在。她明白纪尧姆当初对自己有意,一知道她同皮埃尔订婚,就匆匆离开了巴黎。他显然旧情复燃——或者一直念念不忘。

纪尧姆是家中独子,父母对他百般宠爱。老夫妇心地善良、热情好客,都看出儿子痴情于西尔维。西尔维不得不又讲起父亲殉教、她们母女重新振作的经过。纪尧姆当宝石匠的父亲好像已经认定她是儿媳,言谈间以她为荣。做母亲的称赞她勇敢,但眼神间流露出伤感,显然看出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夫妇俩请她住下,西尔维怕增添误会,婉言谢绝。

夜里,她反复问自己为什么不爱纪尧姆。两人门当户对,都生在小康家庭,也是同道中人,都以传播真福音为己任,体验过长途跋涉的艰辛,不惜以身犯险,也目睹过暴行。可是,她却对这个有勇有谋的正直男子不屑一顾,反倒爱上一个能说会道的骗子、奸细。自己是哪里不对?也许是这辈子无缘恋爱嫁人吧。

翌日,纪尧姆领她来到码头,介绍了一个可靠的驳船船夫。纪尧姆和此人去同一间教堂礼拜,他的妻小也是会众。西尔维暗想,说到可靠,天下的男人都一样。

回程行李沉重,走陆路的话要雇马车,但乡下道路崎岖,回巴黎只好坐船。驳船会把她捎到下游的马赛,接着再搭去鲁昂的远洋船,在法国北海岸下船,再逆流而上,返回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