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北伐军指东打西征上都(第7/9页)

到那时,我们替你也速丞相收复了全宁——哪怕算作助守住了全宁也成——还不等于原样“回报”了你这老贼?估计圣上也要嘉奖咱们随机应变吧!

且不提也速、脱大赤两位大元丞相各怀鬼胎退兵新开岭,再说说在新开岭已经等待了半日的常遇春与李文忠。

李文忠来到新开岭山前,催马驰上一个小山包,仔细观察地势后向常遇春建议:“将军,不能放也速的骑兵过于深入,此地丘陵连绵,极为适合骑兵作战,一旦元军散开,我们无法尽得全功,我军数量太少,不能当真与蒙古人野战追逐,我看此地四面八个山包都有元军屯聚旧所,莫若我军先行将兵力分散,部队全部当作疑兵出现在也速眼中,等也速惊惧回撤之时再与予掩杀,当可一举击溃元军!”

常遇春细察地势,深以为然,立即传令:“全军分为八屯,每屯千骑,到时全体注意中军号令,一起出动,但不要接近元兵,只管呐喊奔驰于屯前即可,等中军总攻号角响起之时,方可同时冲杀敌军!”

就此,八个山包围住了一片宽阔的川地,这里就是给也速准备的战场,甚至可以称为葬地!

不仅如此,常、李两位又担心也速就地列阵顽抗,便亲自带领将士在易于列阵之处挖了无数陷马坑——所谓陷马坑却不是什么大型陷阱,而是一尺左右深浅的碗口大小圆洞。明军配备有许多掏挖这种圆洞的专用筒型铁楸,不几下就是一个,而且不用遮掩,如同草地上遍地盛开了斑斑梅花,不过由于圆洞太小,被杂草遮挡之后,不细心还就是无法一一分辨。

这种圆洞深及战马小腿腕处,战马一旦踏入,人仰马翻自不必说,奔驰之中的战马就更惨了,大多会折断马腿!因此明军一般也不大愿意使用这种损招,明军巴望缴获的是蒙古骏马。不是仅能用以果腹的大批马肉。

但是,今天常遇春不得不豁上了,敌我兵力毕竟相差太大,一旦给了也速分辨明军真实兵力的时间,那么战局就有逆转的可能,最起码捕捉也速主力就不那么容易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不是什么东风,是东方开来的元兵——常遇春吩咐将士抓紧时间喂饱自己的坐骑,当然也要喂饱骑手,全军偃旗息鼓,静等也速光临。

以下的具体战事却没啥必要着意泼墨渲染了,一切都如李文忠战前预计,也速相当配合,亲自坐镇中军,指挥蒙古铁骑毫不犹豫地开进了明军的埋伏圈。

不但行动密切配合,时间上也把握的极为准确:也速为防备明军探马发觉元军弃城远走,天色黑透之后才下令开拔,一直到了数十里之外,方才允许部属点起火把照路,本来这天是六月十五,月光圆亮清澈,用不着点起这些可能暴露自己的东西,但由于“六月的天,小孩的脸,说变就变”,部队开拔之后天空竟然开始乌云密布,骑兵的夜行军不得不点火照明了。

这下场景立时壮观!诸位可以自行闭眼设想一下:数万人几乎同时点起油松木棒制作的火把,那是啥阵势?绝大规模的“火把节”来到了漠北呀!

不过,马背上的也速却并不担心什么了:此地距离大兴州已远,这会南蛮大军兴许距离大兴州还有一段路程,不存在暴露自己行踪的风险,再说部队马上就能进入山区,就算有明军探马前出到了此地,也只能望山兴叹,自己已经鱼入大海——不,应该比作“虎进深山”,那个常遇春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无奈于己也!

令也速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分兵八屯的常遇春与李文忠也同时看到了这种壮观景象!

两人简直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这位大元丞相这么“懂事”?不但尽情发挥般告诉伏兵:我军无备!而且毫无保留的以醒目的火把指示了蒙古铁骑的兵力所在。

果然是宰相肚里能撑船!绝大气量与放火威吓敌军的胆略集于一身!

现在元兵全军都放心多了:终于远远避开了可怕的南蛮,看来跟着也速丞相就是前途无量,数次与明军对垒,都能基本保持全身而退,这次,这不又远走高飞成功了?

就连担任全军后卫的脱大赤也不禁感叹也速这老贼命大,看来自己这后卫也没啥可卫,莫若赶到中军所在,建议也速下令全军就地休息片刻,赶路大半夜了,人的肚子即便能忍饥一时,战马却不能啊,眼见马上就要进入山区安全地带,总得让将士们先伺候饱自己的坐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