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北伐军指东打西征上都(第5/9页)

“蠢才!回大宁干嘛?去找常蛮子送死?”脱火赤总算找到一位发泄怒气的对象。

“那……我军啥时能再开饭?”

脱火赤恨不得立刻拔刀劈了这家伙,但还是不得不回答:“锦州!全军兵退辽阳!咱们找纳哈出太尉讨口饭吃去。”

65

大宁之战,就这么以荒丘上的一阵乱箭滚木宣告结束,一场预料中的恶战竟然没啥短兵相接,脱火赤败得确实有些窝囊。

但不管如何,脱火赤计点全军,战损不大,也就丢了个城池以及一些辎重而已。钱财么,本来身外之物,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主要的生力军总算大部得以生存,脱火赤懊恼之余还是有点庆幸。

脱火赤庆幸的主要原因在于:自己毕竟不愧为大元右丞,逢惊不乱,遇变不惊,能壮士断腕般果断撤军,若是稍微迟疑不决,被那传说中的“常十万”给从背后围上来,结局就绝不会这么幸运了。

脱火赤唯独没有想到:哪来的什么常遇春?此刻的常遇春正回师至全宁与大宁之间的一处四叉路口:新店。

新店位于辽阳至上都驿道,由大宁到全宁的大路也从这里交叉而过,常遇春主力骑兵回到此地之后,即按照与李文忠的约定分兵两千支援大宁作战,自己率主力就地休整,因为此地距上都最近,常遇春准备在此等到大宁之战的确切消息便就地挥师西进。

紧急驰往大宁的两千骑兵之中,携带了全宁大战中战场投诚的数百蒙古兵,能顺利唤开大宁城门就是有赖于他们——也速丞相派兵救援大宁,守城小卒能不乖乖开门么?

李文忠在与回师偷袭大宁城的骑兵汇合之后,并没有率部进城补充休整,而是下令将大宁辎重粮草全部装车,由部将率兵一部慢慢在后押运,自己却带一个骑兵小队连夜赶往了新店。

这么急于同常遇春汇合自然是由于探到了紧急军情。

因为此刻,也速率余部进占大兴州的消息传到了李文忠军中,而大兴州原来就有蒙古的上都丞相脱大赤驻守,现在也速率部与其合兵一处,实力大增,并且此地是大宁至上都要道之上,明军势必要在此苦战攻坚。

李文忠琢磨出了一个“赶狼出窝”巧计,自己汇合常遇春便是为实施下一步的大兴州之战,临行前吩咐部将:步兵全军顺大宁至上都的驿道进逼大兴州,由常将军派来的两千轻骑在前开路,各部旗帜集中到这两千前锋部队,专门用以一路张大声势。

等待大宁战况的常遇春等来了李文忠本人。

此刻,也速部进占大兴州的消息也传到了常遇春军中,常遇春正准备传令李文忠由正面进兵,而自己率所部八千铁骑顺落马河西进侧击,两军汇合于大宁州,对其实施强攻。

李文忠说了自己的来意:“元军虽然已经两股合一,但也速已是惊弓之鸟,我大军若逼近大兴州,此贼必走新开岭山区与我周旋,如此紧逼未必能擒获此贼。”

常遇春也料到了这点:“所以我骑兵疾进其背后,断其归路,这两人岂不就此被围在了大兴州?”

李文忠说出了自己的担心:“敌军无退路,势必持城死战,若强攻我军伤亡必大,一旦被迫长期围困大兴州,敌我所备粮草我军未必胜于元军,小将已代将军传令,我步兵大军径直西进,将军与我莫若绕过大兴州,直接隐蔽进兵新开岭,在那里等着元军岂不事半功倍?”

常遇春立即明白了自己这位年轻副将的意思:把野狼从窝内驱赶出来,提前在它的必逃之路设伏,那时的山区地利将属于了自己,当然强于攻坚作战。

常遇春立即大笑首肯:“好计!不妨把攻占大宁的老办法再用上一回,我们八千轻骑全部打出元军旗号,如此将能借助元廷所修驿道快速行军,两日夜即可到达新开岭!”

解释一下新开岭:这决不会是现代战争中民主联军四纵歼灭国军第25师的辽宁省宽甸新开岭,元末明初的这个新开岭应该位于今天内蒙古境内,距离元上都开平不远,是开平东部的一片低矮山脉,当然也是一道天然屏障。

常遇春全军结束休整立即出动,部队全是骑兵,行军自然快捷,而此刻大兴州的也速与脱大赤,两位都在集中精力于正东大宁方向扑来的大批明军,这使得常遇春与李文忠率部顺利从北面穿境而过,来到新开岭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