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指鹿为马(第6/6页)

一个政权如果沦落至官员们只有讲假话才能生存的地步,说明这个腐朽的政权已经到了非下猛药不可的时候了。因为官员普遍讲假话,必然会使最高决策人完全不了解真实民情。如果最高决策人不了解沸反盈天的民情,这个政权能不危急吗?

秦二世采取这样的心态处理天下民变,岂能不败?

正是秦二世的错误态度、错误政策导致了这场民变最终酿成轰轰烈烈的大起义。李斯当丞相摆不平这场民变,赵高当丞相更摆不平这场民变。所以,秦二世责难李斯,李斯被杀;秦二世责难赵高,秦二世被杀。

秦二世被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秦末这场大规模民变所引发的帝国宫廷内乱。

赵高杀了秦二世,从秦二世身上摘下皇帝玉玺戴在身上,但是,宫中的侍从、文武百官都非常抵制。据说,赵高走上大殿,大殿竟然一次一次地摇晃起来。赵高明白这是天意不让他当皇帝,而且大臣们也不同意(引玺而佩之,左右百官莫从,上殿,殿欲坏者三,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

关于赵高想坐上龙椅大殿摇晃一事,《史记》的记载言之凿凿。但是,事实上不会发生这种事。龙椅不就是一把椅子吗,谁不能坐啊?如果赵高真感到大殿震荡,那也只是他的一种心理感受。赵高以臣弑君,继而想自己称帝,变赢氏天下为赵氏天下,心理压力一定非常大。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之下,赵高走向龙椅之时必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才会有如此感受。所以,赵高所理解的天意,其实是赵高极度心虚的反映。

既然赵高知道天意难违,群臣怨怒,那他该怎么办呢?谁会成为大秦帝国新的君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