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洪述祖落网及被处绞刑(第8/14页)

[60]《宣布逆证后之宋案·武士英服毒之说》,《民主报》1913年5月2日,第7页。

[61]《刺宋案会审记(二)·武士英瞎三话四》,《顺天时报》1913年4月10日,第4页。

[62]《应夔丞致言仲达书》,罗家伦主编《宋教仁被刺及袁世凯违法大借款史料》,第195—196页。

[63]《监守者实难辞咎》,《民立报》1913年4月26日,第11页。

[64]《杨景斌律师致程都督函》,《神州日报》1913年4月27日,第6页。

[65]《关于宋教仁逝世后之种种》,《大中华民国日报》1913年3月25日,第2页。

[66]《宋遯初先生遇害始末记》,《国民月刊》第1卷第1号,1913年,第5页。

[67]陸惠生『宋案破獲始末記』、27頁。

[68]陸惠生『宋案破獲始末記』、27—28頁。

[69]《宋先生在天之灵·妓寮之缉获》,《民立报》1913年3月25日,第10页。

[70]何海鸣:《金陵纪战》(1917年),引自朱宗震、杨光辉编《民初政争与二次革命》,第587页。

[71]陸惠生『宋案破獲始末記』、25頁。

[72]至于何海鸣获得线索的具体经过,李定夷在《洪述祖外传》中写道:“先是渔父既死,民党报纸刊其遗像,同声悲悼,《民权报》亦登载之。何家时有一退伍军士借居,见报端遗像,忽谓何曰:‘昨日在车站被刺者,即此人耶!’何闻其语,讶而诘之,乃曰:‘前此十余日,在某茶肆中,有人示余此照,谓苟能死之者,当得五千元之酬金,余不敢应,当时亦不知目的物即宋先生也。’何知有线索可寻,乃进而严询之,谓不吐实,将送入捕房。军士又曰:‘是日曾有人引余至北京路某家,其门牌则余已忘之矣。’何立偕之至北京路寻觅,至十九号,军士指之曰:‘此地是矣。’盖即应之住宅也。”(李定夷:《洪述祖外传》,《小说新报》1919年第3期,第5页)李定夷并未参与宋案破获,此段记述乃事后根据所闻以小说家笔法写出,虽然与王阿法、邓文斌所述基本情节略有相似之处,但细节错误甚多,不足为据。另据褚辅成所撰王金发墓志铭,王也参与了破案,墓志铭有“君同侦获凶手及间接教唆犯,询鞠得实,舆论大哗”之语。(褚辅成:《王君季高墓志铭》,嘉兴市政协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褚辅成文存》,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第29页)陈去病又将其事写入以王金发为主人公的小说《莽男儿》中。见镜中观弈客(陈去病):《莽男儿》,《浙江文史资料选辑》第30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第92—94页。

[73]李定夷:《洪述祖外传》,《小说新报》1919年第3期,第5页。

[74]《公廨第六次预审洪述祖》,《申报》1917年6月21日,第10页。

[75]转引自沈云龙《暗杀宋教仁的要犯洪述祖》,《现代政治人物述评》(中),第126—127页。

[76]徐咏平:《民国陈英士先生其美年谱》,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第311—312页。

[77]《宋遯初先生遇害始末记》,《国民月刊》第1卷第1号,1913年,第8页。

[78]《第一次预审时之情形》,徐血儿等编《宋教仁血案》,第245页。

[79]《宋遯初先生遇害始末记》,《国民月刊》第1卷第1号,1913年,第6—7页。

[80]《宋遯初先生遇害始末记》,《国民月刊》第1卷第1号,1913年,第8页。

[81]《宋遯初先生遇害始末记》,《国民月刊》第1卷第1号,1913年,第10—11页。

[82]《宋遯初先生遇害始末记》,《国民月刊》第1卷第1号,1913年,第14—16页。

[83]《宋遯初先生遇害始末记》,《国民月刊》第1卷第1号,1913年,第16—18页。

[84]《宋遯初先生遇害始末记》(续),《国民月刊》第1卷第2号,1913年,第1—4页。

[85]《宋遯初先生遇害始末记》(续),《国民月刊》第1卷第2号,1913年,第4—7页。

[86]《民主报》曾有报道,谓:“应氏律师拟设专署审讯,重询外国审判官,恐中国判断不公,故提交驻上海各国领事公决,该领事等已电商驻京各该国公使应如何办理。”见《宋案大放光明·第六次预审详情·又一凶犯将提审》,《民主报》1913年4月14日,第7页。

[87]《宋遯初先生遇害始末记》(续),《国民月刊》第1卷第2号,1913年,第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