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除掉障碍(第5/8页)
本来,按照以往的做法,一般就是派个使者过去办理接收手续,宣布此地以后是大秦帝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就完事大吉。
但这次不同以往。秦国派的不是几个拿着尺子的官员,而是一大批军队过去,把那一块地皮隆重接收了。
魏国看到韩国这么主动割地,也怕了起来,主动向秦国献了一块地皮。
嬴政当然不会因为韩国这么乖了就不打了。关于诸侯国,他永远信奉这个信条:你不打他就不死。
他拿了韩国大量自觉送上的土地,不但从来没有一句感谢的话,反而步步紧逼,你不给土地,我打;给土地,还是打。总之,不管你如何,他只有一个“打”字。秦国的这个行为,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在国际关系中,强大才是硬道理,其他都是没有道理的。
韩国看到秦国不讲道理,但没有办法。他们还想送地,但连秦国都看得出,他们已经无地可送了。再送下去,就只有送首都了。
首都当然是不能送的。
但秦国执意要韩国的首都。于是,就只有抢了。
始皇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国派内史腾带着部队杀进韩国的首都,把韩王抓了起来,然后向大家宣布,“大秦公司”成功并购韩国。
秦国在韩国的原地上设立颖川郡。从此,韩国从中国的历史上消失。
韩国成为秦国的一个郡,赵国便全面暴露出来。
于是,秦国高层觉得,伟大的秦国已经强大到这个地步,要是老欺负弱小,也太无聊了,也该找个强手来练练。于是,赵国便又成为秦国攻击的对象。而且更让嬴政兴奋的是,赵国去年刚刚发生了大饥荒,全国到处都是“人相食”,正处于从未有过的困难时期。如果出兵打过去,赵国立刻就会“内外交困”。这是灭赵最好的机会,也算是上天对秦国的帮助。
这一次,嬴政把王翦列为首发阵容,让他带着驻扎在上地的部队,向赵国发起进攻,拿下了井陉,拉开了灭赵的序幕。同时,又派杨端和率河内之兵,前来夹击赵兵。
这模样做得很大。
赵国不是韩国,只是在那里开着城门,除了割地之外,再也没有别的办法。他们还有李牧和司马尚。
这两个人都是牛人。
王翦虽然很牛,但王翦怕李牧。
赵王立刻任命李牧为大将,司马尚为副将,带兵出来抵抗秦军。
这时,是始皇十八年(公元前229年)。
当时的局势是,秦国南路军已接近邯郸,北路军也已拿下井陉,正南下直向邯郸。秦军入赵的总数是二十万,声势极为浩大。
李牧带着全部赵军,毫无惧色,也把阵营全面布开,连营数十里。李牧知道,秦军势大,要是硬打,那是找死的打法,于是就把工事修好,死死守住。
秦军几次进攻,全部无效。
王翦对李牧的认识是充分的,知道自己虽然很牛,手中的军队很猛,但仍然干不过李牧。于是,把这个事实向秦王进行了汇报。
汇报的内容就是一句话,我们秦国目前还真没有找到能打败李牧的人才。
嬴政这时头脑也十分清醒,知道王翦的话不是在推脱责任,他们是真的打不过李牧。
嬴政找来李斯,商量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李斯说:“容易。”
嬴政说:“这不是玩笑啊。李牧真的很猛,估计就是我们那敬爱的武安君活回来,也拿他没有办法啊。”
李斯说:“我们拿他没有办法。但拿赵王有办法啊。”
他接着说出了自己的办法。
也许你已经忘记了那个郭开先生,但李斯却记得他。
郭开人品极差,没有别的本事,但却是个做奸臣最优秀的材料。这哥们儿自小就被选为赵悼襄王的伴读,一边陪赵悼襄王读书,一边陪赵悼襄王玩。赵悼襄王觉得他很有水平(当然是会玩的水平和溜须拍马的水平),他接位后不久,就让他当了相国。他当相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廉颇玩了一把,让一代名将最后潦倒,让大家彻底认识到,打仗业务再厉害,也远不如精通拍马屁业务。功臣永远干不过奸臣。
赵悼襄王死后,现任赵王仍然让他为相。
李斯早前就已经用大量现金把他收买了过来。
这时,秦国与郭开单线联系的是那个王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