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吕不韦的生意经(第8/11页)

这在秦国的历史上是从没有过的。

以前,秦国也拿过周王朝发给的霸主证书,可只是让秦国当西部少数民族的带头大哥。哪像现在这样,几个强国都向自己称臣。

秦昭襄王本来对天子的称号就很热爱,当初就曾劝齐王跟他一起称帝,一个称西帝,一个称东帝。只是齐王突然觉悟起来,没有跟他合作,这才作罢。这时看到自己已经不用怕任何人了,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谁比自己威武了。于是,他在秦国的旧都雍城南郊那里举行了一次隆重的祭礼上帝大典。这个大典原本是天子才有资格举行的。

秦昭襄王在做完这些之后,突然也觉得累了。

他累得终于病倒,然后与世长辞。

这一年是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

这哥们儿活到七十五岁,在位五十六年。他是秦国历代领导人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人。他当秦国老大的时间超过了孝公、惠文王、武王的总和,也超过了他后面那几个老大在位时间的总和。

这哥们儿虽然被老妈和魏冉架空了几十年,但最后他重用白起和范雎,硬是在最后的十几年当中,创造了奇迹,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绩。尤其是在军事方面,连败六国,正式确立了秦国天下无敌的超强地位。可以说,秦昭襄王的时代,是大秦帝国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时代,秦国对六国最后的决胜,虽然是由始皇完成,但在秦昭襄王时代就已经决定了。

当然,他也犯了一些错误,毫无原则地信任范雎,杀白起,攻邯郸,都让秦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但这些损失仍然不足以弱化大秦帝国的综合国力,更阻挡不了秦国统一六国的坚定步伐。

燕赵还在争

一代雄主秦昭襄王死后,他的儿子按既定程序接了大位。

这个太子,就是秦孝文王。

孝文王即位后,还记得他对华阳夫人许下的诺言,立刻让异人当了太子。当然,这时异人已经改名子楚。

这哥们儿当年从邯郸逃命时,身边只跟着吕不韦,他的美女老婆和儿子赢政仍然丢在赵国。他们是生是死,跟他无关——而是跟赵国人有关了。

赵国人没有下狠手把这两个人杀了,而是让他们继续在那里生活着。这时赵国高层看到子楚成为秦国下一代领导人的后备人选,立刻派人把那对母子送过来,表示愿与秦国成为友好国家。

韩国人一看,赵国这个巴结手段很高明,可自己手中又没有这张牌,便也想了个办法,韩王亲自穿着孝服来到秦国,跪在秦昭襄王的灵柩前,哭得像死了老爸一样。

燕国看到韩王做得这么肉麻,本来很想鄙视他一把,可一想,现在你可以鄙视韩王,但你敢看秦国不顺眼吗?人家都排队去巴结秦国,自己再没有动作,估计秦国就会有动作了。

不过燕王的动作不像韩王的动作。他现在还是很清醒的,如果大家都这么排队去巴结秦国,最后是不会有好果子吃的。只有团结起来共同对付强悍无比的秦国,也许大家能多活几天。

于是,他又重新捡起合纵这个旧文章,派栗腹到赵国进行友好访问,把跟赵国联合的良好意愿表达了一番。为了保证这次访问的成功,栗腹还花费了五百金,摆了一场超级奢侈的酒席,请赵王喝酒。

燕王派出使者之后,就在那里等着访问成果。

没几天,那个栗腹回来了,告诉燕王,赵国的青壮劳动力都在长平死去了。现在全国剩下的基本是留守老人和儿童,一点儿战斗力也没有了。与其跟他们联合,不如把他们搞定,把赵国领土划进燕国的版图更划算。

燕王一听,这也是个很好的创意啊。把赵国并到燕国,比跟赵国结成同盟要好得多了。

只是这个创意太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就像幸福来得太突然了一样,搞得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变得脆弱起来,需要别人来帮他分享一下——这个分享其实也是分担一把。他把乐间找来,把这个创意告诉了乐间。

乐间一听就坚决反对,说:“栗腹只看到赵国容易被欺负的表面,却没有看到赵国不会被打败的另一面。现在赵国的青壮年大多都被活埋了。但赵国是个四战之地,几乎是天天打仗,国民最拿手的技术就是上战场。所以千万不要打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