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吕不韦的生意经(第6/11页)
他知道,秦国现在人才济济,而且秦国向来有拒绝说客的传统。你要是掌握不好时机,你仍然会被赶出来。他被赶了几次,现在不能再被赶了。
这次,他做了个精密的计划,自己先不出面,而是请了几个托儿,跑到范雎的面前说,范老大你知道那个蔡泽吧?那可是天下口才最牛的人。如果让他见到大王,他就可以把秦国的相印从老大的手里抢走,信不信由你。
范雎这段时期以来,心情几乎全天候都泡在郁闷的苦水中,火气正没有地方发泄,听了这话,当场就发起火来,“这个蔡泽是什么东西?敢说这样的话来。你们帮我把他找来。”
范雎这时肯定脑子糊涂了。以前他就是用这个办法刺激过秦昭襄王。现在自己一不小心又被自己的小聪明搞定。
蔡泽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蔡泽去见范雎时,更是把范氏倨傲法发扬得十分到位。那张本来就难看的脸,挂满了看不起人的神态,好像他面前站的不是天下第一帝国的丞相,而是个刚从田里抽出泥腿来的老农,一副不屑与之对话的模样。
范雎当了这个么多年的丞相,在秦国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只有秦昭襄王是他的领导——而这个领导十句话有九句半都会听他的,可以说,他是说话最有分量的人。你想想,连有屠夫称号、杀得六国胆战心惊的白起都可以被搞定,天天都在别人的恭维中生活着,是何等荣耀。因此,范雎早就忘记了自己以前也曾这么对待过秦王,而且成功地做了秦昭襄王的思想工作。对于有水平的求职者,这个办法是很绝的。
现在他看到蔡泽这个模样,不由气爆了,大声说:“你不是说要代替我当秦相吗?请把你的本事亮出来。看看你是怎么从我的手里抢过这个大印的。”
蔡泽这才慢悠悠地说,老大你很牛,智商比人家高多了,对事物的认识也比其他的人更深刻。可现在却忽略了一些基本的道理,就是所有的事物,都有个始终。任何一个事物,一旦完成了他的使命,就会被淘汰下去。历史牛人也跳不过这个怪圈。不信,可以翻开这个历史,看看那些牛人。商鞅、吴起、文种的那些事儿,都是生动的例子。他们的下场,难道老大真的很羡慕吗?
范雎一听,知道真的碰上高手了,态度果然软了下来,脸上的肌肉全面松弛下来,但他仍然很嘴硬,说:“我为什么不羡慕他们呢?这三个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都杀身成仁,死而无憾,是咱们的典范啊。”
蔡泽说:“呵呵,老大说这话就有点不让人佩服了。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固然要建功立业。可为什么一定要杀身成仁做事业呢?为什么不想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既建功立业,又能全身而退呢?为什么一定要以商鞅、吴起、文种为榜样,而不去学习周公这样的人?难道他们这三个人比周公更牛?”
范雎一听,终于笑了,说:“你说得很正确。”
蔡泽说:“现在谈谈老大的问题。请问老大,在念旧情上,秦国现任老大跟秦孝公、楚悼王、越王比,如何?”
范雎说:“他都比不过他们。”
蔡泽又说:“算起功绩来,你比商鞅、吴起、文种他们都大吗?”
范雎这次更老实了,说:“我远远比不过他们。”
蔡泽说:“这么一比较,不用我说老大也知道了。如果老大不主动引退,后果如何,也不用我再多嘴了。”
范雎一听,几乎不用开展什么脑力劳动,就全面想通了,当场让蔡泽从此跟着自己,天天跟自己聊天吹牛。然后找了个机会,对秦昭襄王说:“有个人才,我要隆重推荐给大王。”
把他请来吧。
于是,在范雎的安排下,蔡泽跟秦昭襄王见面了。秦昭襄王一听,就有当初跟范雎第一次见面的感觉,两人越聊越爽,最后秦昭襄王也按当初安排范雎的套路,拜蔡泽为客卿。
范雎看到蔡泽跟秦昭襄王的磨合期已过,便到医院要了一张证明,说自己已经病了,需要休养治疗,不能为人民服务了,请大王批准他辞去本兼各职。
秦昭襄王一看,正合我意,这哥们儿真够意思,否则还要我免他,那就不好玩了。当场批准。
一代牛人范雎就这样下台,说不上体面,但也算安全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