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邯郸之败(第6/8页)

魏无忌却一脸兴奋地向大家隆重介绍这个老人家,说他才是真正的贤士啊。

现在魏无忌要去送死了,觉得该去向这个老守门员告个别。于是,来到夷门时,他下了车,去看候嬴。

候嬴一见到魏无忌,只是说:“公子啊,你好自为之吧。我年纪太大了,不能跟你一起过去。”

这时魏无忌脑子里全是慷慨激昂的愤青思想,听了这话,觉得到了这个时候,老人家也只能说这样的话。于是就离开夷门,向城外而去。

可是走了几里路之后,魏无忌越想越不对劲,觉得自己就要去死了,这个老头儿怎么就只这么淡定地说一句场面话,自己向来对他不差啊。心里就不高兴起来,便又驱车而回。

候嬴居然还在那里,看到魏无忌回来,便笑着说:“呵呵,我就知道公子会再回来的。公子就带着这几个人过去攻打秦军,跟拿肉丢到饿虎那里有什么两样?”

魏无忌一听这话,就知道老人家心里还是有主意的,于是问:“你有什么办法教我?”

候嬴叫身边所有的人都退下去,然后说:“我听说晋鄙的另一半兵符就在魏王的卧室里。现在如姬正是魏王的红人。每天魏王都把如姬叫过去睡觉。她完全可以把这个兵符偷到手。我也曾听说过,公子曾经为如姬报过杀父之仇,如姬愿意为公子去牺牲自己。只要公子向她开这个口,她肯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公子要是拿了兵符,夺得晋鄙的部队,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了。”

魏无忌一听,呵呵,到底是老人家老奸巨猾啊。这个主意不错。反正死都不怕了,还怕什么偷兵符?

于是,立刻回城,去找如姬。果然偷到了兵符。

魏无忌大为兴奋,拿着兵符马上就要狂奔过去。可是候嬴却又叫住了他,对他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话军中是常用的。估计晋鄙也会用来对付公子。

魏无忌说,我有兵符啊。

候嬴说,如果晋鄙合了兵符,仍然不同意,再来请示大王,事情就危险了。现在我叫朱亥跟你过去。他是个大力士,如果晋鄙顺从了,那就什么也不用管;要是他不听话,就叫朱亥动手,把他干掉。

魏无忌一听,这个老人家的老脑袋想的办法真够绝。于是就带了朱亥前去。候嬴看到魏无忌跟朱亥出城,就拔出宝剑当场割了颈脖的动脉,死在城门下。他觉得自己就是为信陵君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现在他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该死了。

这哥们儿后来很得李白的赞赏。李白的那首《侠客行》写的就是他和朱亥: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魏无忌和朱亥到了邺城,见过晋鄙,拿出兵符让晋鄙合上。晋鄙一合,果然是原装产品,不是山寨。可是晋鄙仍然不愿意,说:“魏王反复交代过,就让部队停在这里,不能前进一步了。现在公子就一个人前来要换掉我,好像不正常吧?”

他很想再跟魏无忌对话下去。哪知,他的这句话就成了他最后的声音。因为朱亥早已举起袖中那把四十斤的大锤朝他那颗已满是白发的脑袋猛击过去。结果是他的脑袋碰不过铁锤,直接开花,脑浆洒了一地。

魏无忌就这样暴力夺权,把兵权拿到手上,然后向军中下令:父子俱在军中者,父归!兄弟俱在军中者,兄归!独子无兄弟者,归养。

最后还剩下八万部队,向邯郸冲杀过去。

这时,秦国大军仍然在邯郸城外,努力大战,但仍然没有什么进展。

秦国高层集体郁闷,个个急躁得连自杀的想法都有了。

只有白起很淡定,他对大家说:“大王不听我的话,现在怎么样?我说的向来没有错啊。”

这话其实是很对的,可秦昭襄王听到了,就觉得很不顺耳,这不是风凉话是什么?秦昭襄王本来就已很生气,这时更是愤怒得要命,下令,一定要白起挂帅去攻打邯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