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第19/66页)

李密大军已经渐渐不支了,然后,那支埋伏在山谷间的伏兵,也就在此时,突然杀了出来,居高临下以排山倒海之势,杀向了李密的大营,而后纵火焚烧,瞬息之间,李密大军的侧后,通红映天,已成一片火海。

前线遭遇强敌,后面大营被烧,李密大军陷入了绝境,于是终于陷入崩溃。张童仁、陈智略投降,而李密则率一万残兵败将,退往洛口。

是夜,王世充率军包围了偃师。驻守于此的郑颋本想做最后一搏,但无奈他的部下已经不愿意再做抵抗了,一堆人出城请降,王世充遂轻松入城。

入城后,王世充泪流满面的发现,他失散了许久的家属——他的一个哥哥,三个儿子,都在城内。原来,王世充的家属本在江都,在宇文化及弑君后,就跟着宇文化及一块西归,而后,在滑台投降了李密;而李密,则试图以此为筹码,招降王世充,因此将他的家属,安置在了偃师。

李密丧失了筹码,而王世充,则得到了筹码——在偃师,王世充俘获了李密的大量亲信,并在杀向洛口的路上,又擒获了一些李密亲信的家属,尤其是,他得到了一个关键人物的家属——邴元真的妻子儿女。

邴元真的背景,前面已经说过,他本是一个小公务员,因为贪污,投奔了翟让,是瓦岗军的草创人物之一,并被翟让视作亲信,后来李密设立幕府,精选幕僚,翟让就推荐邴元真当秘书长。邴元真其人,贪婪而又粗鄙,李密一贯看不上他,但是,翟让的面子又不能不给,所以,李密还是勉为其难的接受了他。

当然,李密对邴元真的态度,是所谓外崇内忌,尽管让他当秘书长,但实际重要军事事务,从不让他参与。这次偃师战役,李密同样没有让邴元真参加,但是,李密终究百密一疏,让邴元真出现在了不该出现的地方——洛口仓。

李密或许从没想到自己会输,在他眼里,镇守洛口仓是个实在闲得不能再闲的任务,正好可以安置邴元真这样不用不行大用也不行的人物;但是,很可惜,李密输了,如今,洛口仓则成为了重要的不能再重要的地方——这是李密的根本!

对于邴元真,其实李密的部下宇文温很早就警告过他,劝他早日除掉此人,否则必有祸患。只是,李密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邴元真身份太特殊了,他不能因小失大,彻底将翟让集团逼上绝路,所以,当时的李密,也只是笑而不语。

然而,到了现在,李密却无论如何也笑不出来了,因为,邴元真出手了。

在李密手下混得不如意,如今又听说有人怂恿李密除掉他,而他的家人,又都被王世充俘虏,邴元真想来想去,大概也只有一个办法了——反水。

当然,李密也不是凡人,他对邴元真也不是毫无防备,邴元真要反水的消息,李密也提前从部下杨庆那里得知,但是,李密的反应,却令人惊讶——按兵不动。

李密的“按兵不动”,其实是“将计就计”,他的目的是——“反败为胜”。

李密跟王世充较量多次,有好几次,都是反败为胜,这次,他不过是想故技重施。拿下邴元真,这当然很容易,但是,在李密看来,这根本无助于扭转战局,毕竟,偃师一败,强弱之势已然逆转,如果按部就班,李密必败无疑。如今,邴元真秘密跟王世充接洽献城,这对于李密是个机会,李密只要佯装不知,趁着王世充渡河的当口,给他来个半渡而击,那么,形势就会再度逆转!

半渡而击!又是半渡而击!历史证明,半渡而击乃是把双刃剑,古有苻坚,近有尉迟惇(具体请见上册《文帝篇·天命所归·纸老虎》),都是试图半渡而击,但却最终一败涂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个战法有个关键点——时机,英文中的一个词,或许更精确——timing。

所谓半渡而击,首先要观察到对手的“半渡”,而后,要抓住这个timing,立即发动攻击,否则机会转瞬即逝,形势就会立即逆转。

这个时间点很不好抓,因此,历史上存在着很多“半渡而击”失败的例子,但是,为了一举扭转败局,李密已经顾不得这么多了,这是他唯一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