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老爷,你赢了(第36/74页)

用“嬉”来概括唐僖宗,是比较合适的,他即位时年仅十二岁,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他也很喜欢游乐,从斗鸡到赌鹅,从骑射、剑槊、法算,到音乐、围棋、赌博,能玩的东西,他统统擅长。当然,他最擅长最喜欢的还是马球,他在出逃长安之前,甚至用打马球赌输赢的方式决定剑南和山南道节度使的人选,他也曾对大臣自负的表示,如果进士科有击球考试,他应该能拿个状元。

这样一个孩子一样的皇帝,能有多强呢?但是,黄巢为什么还是输呢?因为唐僖宗虽然丢掉了长安,但他却躲进了川中;又因为黄巢没有赶尽杀绝,所以他能在川中号令全国,进行有组织有力量的反扑。

因此,黄巢虽然令大唐陷于崩溃的边缘,但是,一个“关中”的“避败”效果却让唐僖宗这样的孩子勉强撑住了社稷江山。

当然,退入川中东山再起的唐朝皇帝不只是唐僖宗,他那位大名鼎鼎的前辈唐玄宗同志,就在安史之乱中干过同样的事情,而且,唐玄宗也同样杀了回来。

因此,关中进可攻退可守,甚至丢掉之后还有后路可退,这无疑是兵家重镇,在政治风暴最激烈的时刻,是各股政治势力争相据为己有的要地,在隋末天下大乱之际,杨广同志却贸贸然离开长安,岂不是在自取灭亡?

而江都呢?江都能用来“争胜”吗?不能。能用来“避败”吗?还是不能。这不过是一个旅游胜地罢了,却并不是战略要地,在这样的时候来到这样的地方,岂不是在自取灭亡?

杨广此次东巡江都,跟他前番北巡雁门,情况如出一辙,他是在自寻死路。当然,这次为他掘墓的人,是他的好亲家宇文述。

当然,宇文述掘完了墓之后,并没有陪葬,在该年十月,宇文述就病逝了。宇文述留下了三个儿子,宇文化及,宇文士及和宇文智及。以后我们就知道,在为杨广挖坟掘墓这一点上,宇文家族是子承了父业的。

杨广自杀记Ⅲ——顺臣的“顺”

下一个表演的是虞世基。

虞世基也是大业初年选曹七贵之一,我们要来介绍一下此人。

虞世基本人不是北方贵族出身,他是南朝人,陈朝灭亡之后,他甚至还过了一段时间怏怏不平的苦日子,要靠教书来养家糊口。但是,在七贵当中,如果宇文述的受宠程度认第一,那敢认第二的就只有虞世基了。

虞世基为什么受宠呢?大概两个理由:

一、此人文才非常好,早年还有人将其比作潘、陆(西晋时的大文学家,潘是潘岳,陆是陆机(东吴名将陆逊的孙子))。大家都知道,杨广是个文艺青年,甚至说是文学发烧友,平时就爱舞个文弄个墨,北朝的那些大老粗们跟他都不对盘,他就喜欢跟南朝那些文人雅士混一块——文才极佳的虞世基自是很对胃口。

虞世基还不单是文才好,他最强的其实是他的记忆力。

《射雕英雄传》里黄蓉的母亲叫冯衡,传说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因为这个本事,还把周伯通给耍了,把《九阴真经》骗到了手。当然,一定会有人说这是金庸的艺术夸张,世上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人物?我要说,有,真有,这位虞世基就是这号人物,甚至,某种程度上说,他比冯衡还厉害。

据说,杨广这个皇帝有个特点,就是特别谨慎——看到这儿,可能有人一口鲜血喷书上了,杨广还谨慎?这年头还有疯子吗?同志们,我很严肃的说,杨广确实谨慎,他的疯狂和他的谨慎并不矛盾,他是谨慎之后再疯狂。两个例子:

一是杨广对于授官特别审慎,《资治通鉴》说:“帝颇惜名位,群臣当进职者,多令兼假而已;虽有阙员,留而不补。”也就是说,杨广一朝,很多大臣要升迁,杨广就舍不得,喜欢让他们“兼职”或者“代职”;要是有职位出了缺,杨广也更多是让这个职位缺着,也不让人补上。怎么样?谨慎了吧?

二是杨广很少在朝会的时候做决定,每次都是散朝之后,才把虞世基叫过去,侃侃而谈对一些事情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