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昏庸二帝(第17/18页)

李湛当时就来了精神,使足了劲拉满了弓,只听“嗖”的一声,箭矢飞出,不偏不倚地正中“狐狸”。他欣喜若狂,刚准备前去看看自己俘获的“猎物”,忽听对面传来一声尖叫,只见那个“猎物”狼狈地滚下台阶,李湛觉得十分诧异,因为他没有想到居然会传出人叫的声音,于是他急速抢步上前,命人点起火把仔细一看,顿时大吃一惊。

“刘克明?你半夜三更不在行宫好好待着,跑到这里来干什么?”李湛当时不解地问道。

精明的刘克明从小就很机灵并能言善辩,当时看到李湛手里还提着弓箭,便灵机一动答道:“我听说陛下半夜出来打狐狸,担心万岁爷有什么闪失,便跟了过来,在暗中保护您。”

“哈哈哈!朕难道还怕几只狐狸不成!”李湛说着,转脸向身后围拢过来的大小宦官吩咐道:“快把他抬进去。”于是众人七手八脚地将刘克明抬回行宫之中。

刘克明中了李湛一箭,回到长安后足足躺了半个月才痊愈,自从那晚中箭之后,他的心中始终忐忑不安。俗话说得好,做贼心虚,虽然李湛始终没再过问这件事,但他总感觉李湛好像发现了什么,那一箭似乎是对自己的警告。他在害怕的同时,更有一种对李湛的恨,因为他和董淑妃正处在火热之中,突然挨了这么一箭,弄得他半个多月不能和董淑妃约会。

这种既怕又恨的心绪交织在一起,使得刘克明总是心神难安,于是他开始琢磨一个一了百了的计划,这个计划就是意图弑杀李湛。

前边我们说过,由于李湛的纵容和宠信,当时的宦官已经到了任意妄为的程度,所以他们做出任何决定都是正常的。这次刘克明准备弑杀李湛,他联络了一些和他志同道合的宦官准备联合行动,当然他联合的那些人都是在击球游戏中,因为手脚太笨不能满足李湛的玩兴而备受冷落的宦官。

这次刘克明将这些失意宦官召集起来,试探着向他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一呼百应。

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八日傍晚时分,李湛带着大小宦官百余人,出宫到郊外打狐狸。丑时过后,李湛已经捉了十几只狐狸,可谓收获颇丰,见夜色已晚而且觉得十分寒冷,便决定早些回宫。

由于这一晚上战果辉煌,而且时间还早,李湛兴致非常高,便让御膳房准备了酒席,和刘克明、田务澄、许文瑞等随行宦官以及击球军将苏佐明、王嘉宪、石从宽、王惟直等共计28人饮酒,同时叫来几名歌女唱歌助兴。

席间李湛异常兴奋,狂饮几杯后不觉间已带有几分醉意,他走下宝座同歌女们一起舞蹈起来,不大工夫便觉得浑身燥热起来。

“怎么这么热啊?朕要去更衣!”于是李湛歪歪斜斜地向偏殿的更衣室走去。苏佐明当即离开了自己的座位,跟着李湛一同进了偏殿。就在他和李湛刚刚进入偏殿的时候,大殿内的灯烛忽然全部熄灭,殿内顿时一片漆黑。不过,当时殿内的刘克明、许文瑞等人并未觉得惊慌,反而是出奇的平静,大约几分钟过后,众人便听到偏殿之内传出一声惨叫。

“好像是皇上的声音?”一名站立在旁边的小宦官禁不住出声道。

“别喊!再喊就结果了你!”刘克明顿时恶狠狠地瞪着小宦官说道。

这时刘克明让人重新点燃大殿内的灯烛,只见苏佐明从偏殿出来,此刻他的身上还带有血迹,他径直走到刘克明身旁开口说道:

“大事已成,公公迅速筹划后事吧!”

当苏佐明说出这句话时,所有人全都知道李湛已经死在苏佐明的刀下。

刘克明脸上当即露出了一丝不易被人察觉的冷笑,然后他站起身对众人说道:

“我们不如迎立绛王吧?”

当时在场的人全都默不作声,刘克明见没人反对,便当即宣翰林学士路隋来见。路隋很快到来后,发现现场的气氛十分诡异,就在他正要询问什么事情时,就听刘克明阴冷的声音忽然响起:

“皇上今夜暴崩,留有遗命让绛王李悟权领军国大事。”

“怎么……怎么会如此突然?”路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不应该是路学士该问的问题。”站在身边的苏佐明已经将手按在自己的佩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