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东征江淮(第6/9页)
一、嘴下留德;
二、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失意英雄
就在张善安被押到长安的同时,长安城里的一个人因为辅公祏的叛乱,最终被李渊所毒杀。这个人就是杜伏威。
自从到了长安后,杜伏威的心情坏到了极点。从起兵以来,杜伏威所到之处可以说是所向披靡,但是唐朝统一天下的大势已经不可逆转,杜伏威明白这个道理。
杜伏威并不甘心,他实在不愿看到自己创下的一片基业,被唐朝一点点地兼并,所以在打败李子通后,杜伏威下了一个赌注,用自己去长安的实际行动感动李渊,从而换取江淮地区短暂的安宁。因为他知道,若想和唐朝做奋力一搏,在和李子通血战后,自己绝无胜算。
可以说,杜伏威该想到的都想到了,甚至在他临走时的那个人事安排,也是费尽脑汁。但是,随着辅公祏的反叛,杜伏威的希望最终化成了泡影,同时随着大唐的铁骑进军江淮,杜伏威清楚地知道,今生恐怕再也无法回到江淮了。
杜伏威只疏忽了一点———辅公祏的权力欲。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今生最大的愿望已经破灭,杜伏威失魂落魄,整天在自己的寝宫里,对着窗户向东南方张望。
东南方……是啊,一直往东南走,就可以走到江淮。但杜伏威却始终无法迈出脚步。
不!我要活下去,我要永远地活下去,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回到江淮。永远地活下去……
也就是从这一刻,杜伏威开始迷恋上了长生不老之术。
也就是从这一刻,杜伏威开始服用道士为他炼制的所谓的长生不老金丹。
其实这些所谓的长生不老金丹,里边含有大量的汞、铅等元素,长期服用会使人慢性中毒,严重者会导致死亡,到了唐朝后期很多皇帝都是因为服用这种“金丹”,而最终丧命。关于金丹的具体内容,后边我们会详细写到,在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
很快,李渊知道了这个消息。
武德七年(624)二月十六日,这一天,长安城瓢泼大雨。杜伏威的寝宫内整天烟雾缭绕,由于长时间信奉长生不老之术,使得他的寝宫逐渐向道观方向发展。
此刻杜伏威正跪在地上,接受李渊赐给的礼物———金丹。
“杜伏威接旨!”传旨太监的嗓门一般都很嘹亮。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闻杜太保(杜伏威官职)为国事操劳,朕不胜欣慰,今赐云母丹一粒,望太保福长绵延!钦此!”
“臣谢皇上隆恩!”
当杜伏威从地上起来的一刹那,眼泪夺眶而下。因为他知道以李渊的为人,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地赐给自己礼物,他已经意识到这颗金丹对于自己来讲,很可能是致命的毒药。
“杜太保!这是为何?难道皇上的赏赐你不喜欢吗?”太监厉声问道。
“不!我这是感激皇上啊!皇上日理万机,还能想到我,臣真是感激涕零啊!”
“呵呵!那杜太保,你就别犹豫了,赶快享用吧!哈哈哈!”太监的笑声中夹杂着一丝诡异,顿时整个空旷的大殿笼罩了一种恐怖的气氛。
杜伏威缓缓地接过那粒金丹,他的脑海中闪过无数的画面。他想到了自己戎马一生;想到了打败李子通时的豪气冲天;更想到了也许吃下这颗金丹就会一命呜呼!
但是,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于是杜伏威将那颗金丹含到了嘴里……
“杜太保!味道怎么样啊?”太监问道。
“嗯!皇上真是圣明啊!这么贵重的东西还留给我!呵呵。”杜伏威顷刻间将金丹咽了下去。
“好了!杜太保!愿你好生保养自己,千万不要让皇上失望啊!”
太监离去了,杜伏威倒下了。
三天后,杜伏威不治身亡。虽然,没有史料能够充分证明,李渊赐给杜伏威的云母丹就是毒药,但杜伏威确实是吃了李渊赐给的金丹后死去的,也许这是李渊的蓄意谋杀,也许这本来就是一起意外事件。但是,联想起辅公祏的叛乱,我依然相信前者,显然李渊将辅公祏的叛乱归罪到了杜伏威的身上。
就这样,继李密、李轨、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萧铣、刘黑闼等诸多隋末唐初的割据反王一一倒下后,杜伏威最终也没有逃脱倒下去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