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进军长安(第4/9页)

所以李渊决定,趁此机会,拿下霍邑。

霍邑之战,是李渊起兵后,第一次与隋军正面较量,此战干系重大,打赢了取得开门红,那么后边就很有可能一鼓作气地打到长安,如果打输了,就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抱着铺盖卷回家。

这一战,李渊高度重视。为此,李渊特地让女婿柴绍带领侦察骑兵到霍邑城下侦察宋老生的军情。

柴绍带着骑兵到了霍邑城下,不仅仅侦察敌情,我们的柴绍同志,还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引诱宋老生出战。

柴同志,你疯了?你这个把人要跟人家PK吗?

不,我没疯。如果他出战,我就跑。

跑?

是的。只要他出战,说明他是个有勇无谋的人,我岳父此战必胜。

他如果不出战呢?

不出战?嘿嘿!凭着我柴绍讨敌骂阵的功夫,只要他能忍受就行。

随后,柴绍让士兵开始高声叫骂,当然在叫骂的过程中随时做好逃跑的准备。

“老生!老生!老豆花生!”

“老生!老生!别老生啊!养不起啊!哈哈!”

……

宋老生的确很勇猛,当然也很无谋,听到柴绍的叫骂,下令出战,只是他连战马还没跨上,柴绍早已经跑得无影无踪!

哼!有本事别跑啊!

我当然要跑,因为我完成了任务,我的任务就是了解你的特点。

柴绍将侦察到的情况如实向李渊做了汇报,当然也将宋老生的特点告诉了李渊。“此人只是匹夫之勇,我师若到,必然出战,战则擒之!”柴绍的话令李渊信心大增。

目标就在前方,传我命令,向霍邑进发!

八月初二,李渊带领部队来到霍邑城下,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宋老生的兵力有三万,基本上和李渊对等。但是宋老生是以逸待劳,而且又是坚守城池,而李渊却是大老远地跑来,要打一场攻城战。从作战形势来讲,对宋老生比较有利。

宋老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且宋老生并不笨,更何况是三万夫当关。所以李渊想要拿下霍邑并不容易。

李渊在城下仰望霍邑城头,只见城头旌旗招展,长枪林立,刀光闪闪,城门紧闭,一派杀气。看来宋老生已做好迎战的准备。

李渊认为,强攻不是最上策,应该以最小的代价拿下霍邑,因为后边还有很多大战等待着自己。

“儿啊!你们说这一仗该怎么打啊?”李渊向身边的李建成和李世民询问。

“回禀父亲,听柴绍讲,宋老生有勇无谋,我认为应该用轻骑兵挑战,他必然出战,只要他出来,这一战咱们必胜。”李建成说。

“如果他固守不出战,我们就散布谣言说他暗中私通我们,准备投靠我们,到时候相信宋老生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一定会出战。”李世民继续说。

“你们的想法很不错,数日前连天大雨我滞留贾胡堡,宋老生就应该主动出击,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可见这个人不太懂得怎么用兵,但是你们只说了一半啊!”

“说了一半?”李建成和李世民觉得很不解。

“你们想没想过,即使宋老生出来,他也是背城而战。”

没错!这就是此战的困难之处。

打不过你,我就退回城去。怎么?你撤了啊?我又出来了。哈哈!

你又过来了?那我就退回去。耗死你!

这个做法很像周星驰主演的电影《九品芝麻官》里的那个无赖状师。

如果宋老生真的这么做,相信一定会给李渊制造相当大的麻烦,因为李渊是耗不起的。

所以,此战的关键点是宋老生出城后,如何让他远离霍邑城。然后,切断他的退路,来个瓮中捉鳖。这个方法是可行的,因为宋老生是个暴脾气。

李渊想到了春秋时期晋文公的退避三舍。他忽然笑了,眼睛中放射出闪亮的光芒。于是李渊做出了如下安排:

一、将骑兵部队分为左右二军,李建成领左军,李世民领右军;

二、如果看见宋老生出城后,部队马上向后撤退,如果宋老生来追,李建成领着左军堵死东门,李世民领着右军堵死南门,切断宋老生的退路;

三、令柴绍再次讨敌骂阵。

“老生,老生,老豆花生”的声音再次响起。

宋老生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是个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