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东乡T”:东乡平八郎全歼波罗的海舰队(第7/10页)
而这艘可怜的旗舰带着残废的躯壳在海上整整漂流了4个小时,直到19时,联合舰队的一艘鱼雷艇给了它最后一枚鱼雷,沉没。
在旗舰退出后,波罗的海舰队的指挥权转移到了第二旗舰“亚历山大三世号”上,不过很不幸,它又成为了先导舰,自然,夹射的命运又落到了它的身上。这艘第二旗舰还没好好指挥,又被打得晕头转向,自身难保,顾不得指挥其他军舰了。波罗的海舰队的第三旗舰“博罗季诺号”主动接过了指挥权。由于联合舰队密集夹射,海面上炮烟弥漫,一时还没有散去,这让波罗的海舰队第一次看到了求生机会——赶紧趁着烟幕摆脱这个噩梦般的“T”逃生吧!
“博罗季诺号”立即率领舰队左转,作为压制它们的那一“横”,东乡平八郎自然也要相应转弯,他在三笠号上升起了信号旗,命令全舰队随之转向,反正你一动我就动,死死压住你,一直都是这么来的。但俄军这次也学精了,他们的转弯只是在烟幕中诱敌,眼看东乡平八郎率领联合舰队半数军舰转过去之后,“博罗季诺号”率领波罗的海舰队立即来了个原地掉头转身就跑——也就是说,当东乡平八郎完成那一“横”,他又会发现那一“竖”不见了,黄海海战中的那一幕又会重演,波罗的海舰队将逃走,东乡平八郎苦苦追求的“T”字战法又将戛然而止。
但这一幕是注定不会重演的。
此时,联合舰队还没有转过去的是最后的6艘装甲巡洋舰,它们也是由上村彦之丞率领的小分队,见到东乡平八郎在前面指挥全队转弯,又见到波罗的海舰队趁机掉头,上村彦之丞和其他的舰长完全清楚东乡平八郎不是为了转弯而转弯,他的目的是永远保持“T”。于是,尽管东乡平八郎之前发出的是“各舰随我”的命令,上村彦之丞果断地“抗命”了,他指挥后面这6艘军舰不再跟着旗舰三笠号,而是根据波罗的海舰队的掉头再次调整方位,又一次抢在了波罗的海舰队面前,又一次形成了“T”!
把战略战术向每一个人都讲透,让每个人都完全理解舰队作战意图和方案,不教条,面对意外情况独立判断,迅速修正,秋山真之留学回国后一直致力推广的理念,已经在东乡平八郎的联合舰队里得到了完美的执行和体现。
俄军逃生的希望破灭了,他们并不知道,这是他们唯一的一次逃生希望,上村彦之丞为东乡平八郎争取到了足够的机动时间,以便把前面开过去的那些战舰再重新投入战斗。自此,可怜波罗的海舰队无论如何转弯、转圈,始终无法挣脱恐怖的联合舰队,始终被联合舰队如鬼魅附体般地缠打,始终处于局部上以少打多的局面,19时半,在天黑之前,第二旗舰和第三旗舰竟然先后被击沉!
至此,波罗的海舰队已经被击沉4艘战列舰,战列舰的数量已经和联合舰队一致,第一至第三旗舰都已经击沉,已经没有旗舰了,全舰队精锐已失,指挥系统面临崩溃,即将陷入大乱!
在双方的主力战舰大战的同时,联合舰队的巡洋舰和驱逐舰也绕到了波罗的海舰队的后面,首先切断了波罗的海舰队的后路,把对马海峡的大门关上,免得它们往回跑。当然,波罗的海舰队是没办法往回跑的,海参崴已经成为它们在大海上唯一的驻泊点,总不能再开回俄国去,它们只能前进,东乡平八郎只不过是为了以防万一,守住战果,巡洋舰和驱逐舰更重要的任务是攻击波罗的海舰队那些没有参战的老弱舰和辅助舰——不管你是什么舰,要全部击沉,上了战场就不讲究老弱病残!
天色已黑,“第二段击”正式开始,根据秋山真之原本制定的七段击,第一段击应该是驱逐舰和鱼雷艇的夜袭,但由于发现波罗的海舰队时间的关系,以及当时的天气状况是风浪太大,小小的鱼雷艇会有被海浪打翻的危险,于是第一段击没有实施,直接开始了昼战,那么接下来的“第二段击”其实是原战术中的第三段击——驱逐舰和鱼雷艇的夜袭!
东乡平八郎下令12艘战舰停止战斗,先全速向北行驶到郁陵岛一带海域,提前守住波罗的海舰队继续前往海参崴必经的咽喉要道,在第二天继续与波罗的海舰队昼战。至于夜间的战斗,就交给驱逐舰和鱼雷艇去完成了。根据27日白天的战况,东乡平八郎完全有信心相信夜袭能够达到预定目标,完全能够放心先走一步,“大哥”先走一步,“小弟”们继续出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