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天子衮冕包裹起来的老妇人临风而立(第6/6页)

武懿宗在武家诸位兄弟中是最不受武则天待见的,此人长得难看不说,与人论辩也是笨嘴拙舌,人品也不入流。后来打契丹时,畏敌不前却大杀老百姓邀功请赏,留下“唯此二河,杀人最多”的歌谣。

在成人世界里找不到自尊的武懿宗,希望从孩子身上找回一些做人的尊严。

他站在街中央,手指着李隆基的随从,大声呵斥:“你们胆敢拦老子的车队,知道我是谁吗?”

李隆基从轿里下来,在人群里站出来,毫无惧色道:“这是我家朝堂,与你何干?竟敢欺负我的随从!”

武懿宗没想到一个七岁的孩子能说出这番话,一时语塞,涨得脸红脖子粗,只好收起吓唬小孩子的狰狞面目,绕道而去。

小小年纪的李隆基斥退河内郡王,武则天在听说这件事时,笑得前仰后合,对这个宝贝孙子也是另眼相看。

睿宗李旦的正式称号是皇嗣,移居东宫,享受皇太子待遇,但并非皇太子。皇嗣是个很模糊的词,皇帝的子嗣,但却不一定是皇位接班人。

武则天在打压李氏的同时,对武氏族人却是重用提拔。毕竟武则天已是六十七岁高龄的皇帝,从她登基的那一天起,接班人问题就摆上了日程。

这里面除了被整治得早已没了脾气的李唐宗室,更少不了武氏宗亲。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就是其中之一,他觊觎着太子之位,眼睛都在滴血。为了能够夺取大周朝的太子之位,武承嗣将做出怎样的巧妙布局?而以李旦为代表的李氏宗亲又将陷入怎样的危局之中?武则天的帝王生涯会遇到怎样的困难与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