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一辈子都在死磕的母子(第6/15页)

话说这个博穆博果尔,接到带兵打仗的消息,自是乐得不行。一身戎装,坐在马上,志得意满,全然没想到老婆可能在家里跟皇帝哥哥乱搞。

许多老将自然看不惯博穆博果尔纨绔子弟的样子,加上他年少无知,好勇斗狠,赏罚不明,处事不公,引起了下面强烈的不满。还没和敌人打仗,军中就流传着关于他的谣言。这些谣言无非是董鄂氏红杏出墙,主帅头顶的帽子绿油油的。

博穆博果尔刚开始还不信,可是后来流言越传越广,到处都在说皇上和董鄂氏有一腿。一天晚上,博穆博果尔出去的时候,忽然在营帐外听到士兵讨论这事,内容非常让人上火。博穆博果尔听了,直接操起大刀,朝那几个值班士兵扑过去,见人就砍,能砍死多少是多少。直到一些部将跑过来抱住他,才避免了更严重的事情发生,然而不少士兵已经被砍死。

第二天,博穆博果尔决定不打仗了,回宫找皇帝哥哥算账去。博穆博果尔回到家里时已经是黄昏,问仆人董鄂氏在吗?大家都说董鄂氏在皇宫里服侍太后。博穆博果尔不信,直接冲向皇帝住的地方。到了皇宫,他发现侍卫已经列队排在那里,仿佛专门等着自己。

博穆博果尔也顾不得许多了,大骂:“福临,你给我出来,你到底把我老婆藏在哪里了?”

直接喊皇上的名字是大不敬的行为,侍卫们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大胆。”

这时候,皇上出来了,大怒:“你是不是找死啊,还不快滚。”

博穆博果尔就这么灰溜溜地逃回了家里,总算董鄂氏还知道家在哪里,晚上终于回来了。回来后,两人不停地争吵,一直吵到第二天。

博穆博果尔老纠缠一个问题:“你有没有给我戴帽子?”

董鄂氏:“没有,你瞎琢磨个啥,我跟皇帝哥哥只是朋友。”

“你不承认是吧?”

董鄂氏:“跟你说不明白,你自己静一静吧,我现在要去宫里服侍太后。”

博穆博果尔:“你这女人死不悔改,在外面偷人还若无其事,反了你……”

没想到,博穆博果尔这话恰好被闯进来的顺治听到了。顺治甩手给了博穆博果尔一个耳光:“你反了?你也不看看她是谁的女人,你敢欺负朕的女人,吃了豹子胆了……”

博穆博果尔目瞪口呆,这世上还有天理吗?老婆偷人,教训老婆结果被奸夫甩耳光。看着顺治牵着董鄂氏的手若无其事地离开,博穆博果尔的人生观崩溃了,一时想不开,自杀了。

我们看看汤若望是怎么记载这件事的,精明的汤若望没有发表任何评论,只是客观地记叙事实:

顺治皇帝对于一位满籍军人之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的爱恋。当这位军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时,他竟被对于他申斥有所闻知的天子,打了一个极其怪异的耳掴。这位军人于是乃因怨愤致死,或许竟是自杀而死。皇帝遂将这位军人的未亡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

博穆博果尔这一死可以说非常给力,否则顺治还真得下一番苦工夫才能把董鄂氏纳入后宫。顺治不光要纳董鄂氏为妃子,还想册立她为仅次于皇后的皇贵妃。这一切,孝庄忍了。她不能不忍,她就这么一个儿子,总不能把他废掉吧!

册封董鄂妃为皇贵妃大典后的第九天,顺治又做了一件非常过分的事。他一方面恭奉宝册,在上面加上孝庄皇太后的尊号;一方面公然下令太庙牌匾内停止书写蒙古文字,只能书写满汉两种文字。这是赤裸裸地表达对母亲不满,还把这种不满扩大化,延伸到整个蒙古。这么做,简直是视皇太后如无物,不仅鄙视了皇太后,也鄙视了广大的劳动人民。要知道前线还有数万蒙古将士在奋勇杀敌,这么做简直是让他们寒心啊!

太后信佛,但绝不是吃素的

看起来,在顺治与孝庄这场旷日持久的斗争中,顺治取得了暂时的胜利。

面对顺治帝这么疯狂的行为,孝庄冷冷的没有任何表示,我们确实无法理解顺治的所作所为,也许只有孝庄能明白。他们母子之间的关系是这么奇怪,光用叛逆不足以解释。

对于顺治用自己的名义所做的一切,孝庄始终选择沉默。顺治伤害她的族人,她还是没有采取任何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