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一辈子都在死磕的母子(第5/15页)
董鄂氏是一个非常沉静的女孩子,而博穆博果尔则非常活泼好动,看着董鄂氏整天抱着书啃,博穆博果尔气不打一处来:“难道你老公我就这么不堪,连一本破书都不如?”
董鄂氏:“什么啊?你做你的事,我做我的事,这不是很好吗?”
博穆博果尔:“你不是很喜欢看中文书籍吗?那里面讲的三从四德,你有没有看进去啊?”
董鄂氏:“有没有看进去是我自己的事。”
博穆博果尔:“你未免太不讲理了吧!”
董鄂氏:“不跟你说了,我要进宫服侍皇太后。”
在清初,根据老规矩,像董鄂氏这种身份必须进宫侍奉后妃。董鄂氏的身份非常高,服侍的对象是皇太后。这样一来,跟顺治就有机会见面了。根据规定,顺治每天早晚必须去见皇太后。顺治的女人虽然非常多,但自始至终他不明白情这种东西是咋回事,所以对于书中什么梁山伯祝英台非常羡慕,用现在的话说,这小子看琼瑶看坏了脑子。
顺治觉得,我是皇帝,不是禽兽,所以我必须要找到爱情。
某一天,顺治按照惯例去慈宁宫向孝庄问安的时候,忽然发现孝庄身边有一个很有气质的美女。顺治躲在一棵树下注视着那个女子,首先发现这个女子衣服穿得很得体,既衬托出身材,又显出了身份和气质,接着他又发现这个女子举手投足之间有一股说不出的扣人心弦的气质。当时,顺治就在心里感叹:好一个气质美女啊,正是我朝思暮想的类型。
结果,顺治向皇太后问安的时候,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美女。这美女很懂风情,仿佛知道顺治心里想啥,顺治盯着自己的时候,她总是垂目作温顺状。
自此,顺治让太监去打听这美眉是哪家的,有没有主。太监回来告诉他,这女孩已经名花有主了,而且主人还是顺治的小弟弟博穆博果尔。听到这个消息,顺治反而更高兴了,都是自家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嘛!
有一天,董鄂氏去坤宁宫侍奉皇后,进了坤宁宫后,发现皇后去了皇太后那儿。董鄂氏便在那里干等,顺治得知这个消息欣喜若狂,立即跑到坤宁宫去,平常很少见他去坤宁宫。
这是董鄂氏和顺治第一次独处,据说顺治非常紧张,董鄂氏反倒显得平静。这个是可以理解的,董鄂氏没有其他想法。交谈之间,顺治对董鄂氏的好感以几何级数增长,这女子不光气质超凡脱俗,对汉文化简直如数家珍,真是难得的才女啊!
想当年,福临亲政后,为了掌权,他让文武大臣将一切奏章都交给自己,不必请示郑亲王济尔哈朗。掌权也是有代价的,那就是让自己更辛苦。这些奏章大多是汉文,首先福临的汉文必须要过关。为了能够顺利阅读奏章,总结历代帝王的治国经验,福临可以说是下了苦功的,拼命学习汉语,经常闻鸡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的付出总算有回报了,福临成为了一个颇具汉文化修养的皇帝。
汉文化在当时是一个比较高级的文化,福临得知董鄂氏跟自己一样,对汉文化怀有深厚感情之时,顿时有了知音之感。
这一切怎么逃得过孝庄那双犀利的眼睛,为了防患未然,孝庄居然改变老惯例,停止命妇入宫服侍。福临也不是傻子,看到母后这么做,就知道是冲着自己来了。
这也不能怪孝庄了,福临你这孩子太不尊重母亲娘家人了。你表面上是去看母后,实际上想见董鄂妃。董鄂妃前脚进慈宁宫,你后脚就来了。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母亲呢?孝庄太了解福临了,她知道这个孩子一旦想做什么事,九头牛都拉不回。
顺治也不服输,心想老妈你坏我好事,行,我自有办法。顺治知道博穆博果尔很喜欢带兵打仗,于是就封他为硕襄亲王,让他带着八旗军到南方去打仗。当时博穆博果尔只有十五岁,让这么一个没有军事经验的人去打仗,这一招非常阴险。总之,只要支开了博穆博果尔,就有机会去见董鄂氏了。
孝庄渐渐想通了,自己给儿子找的两个皇后都很不讨好,其实并不是顺治跟皇后们有仇,而是跟自己过不去。恨屋及乌,只要是博尔济吉特氏,顺治就反感。
为了牵制顺治,孝庄想起孔四贞这个棋子,以前顺治不是喜欢孔四贞吗?好,就立孔四贞为仅次于皇后的东宫皇妃。顺治帝看出了孝庄的意图,坚决不同意。结果让孝庄无地自容,顺治让天下臣民觉得孝庄出尔反尔。这件事中最难堪的就是孔四贞了,孔四贞好歹是一个郡主,结果这么不被人尊重。最后,孔四贞以“自幼许配”为由,嫁给父亲的老部下孙延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