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大汉倾(第6/9页)

董卓一边骂着,一边大摇大摆地走到刘辩和刘协面前问话。

他发现,十四岁的刘辩,心理素质那不是一般的差,这小家伙像羊遇到狼似的支支吾吾地半天说不出话来。于是就转头问刘协,那小家伙倒很镇定,很流利地一五一十地回答了董卓的问题。

董卓听完,心里一阵狂喜,不禁暗想:这大的这么胆小,怎么当皇帝?这小的是由董太后抚养长大的,自己跟董太后也算是本家。不如把这个刘辩废掉,扶持刘协登基?

这只是一刹那的念头,在董卓心头一闪,却久久地固定了。

当天,刘辩回宫,赦天下,改年号。

这时,有人悄悄地告诉袁绍,董卓并非善类,他手握重兵,恐怕有不良企图,你最好趁他现在还没熟悉洛阳城,脚跟还没站稳,就把他除掉。不然,遗患无穷啊。

这给袁绍提议的人,叫鲍信,泰山郡人,时为骑都尉。

鲍信的话,说到袁绍心坎里去了。当初他引董卓入京,不过是想借刀杀人。可是现在,宦官都被灭了,刀才进城。更让他忧虑的是,这不是一把简单的刀,他现在已经无法控制对方了。

说到底,袁绍打心里还是怕董卓,不敢发动袭击。

这其中原因,只有袁绍一人知道。他认为,他现在无法摸清老董的底,而且看上去,老董的实力很强大,如果跟他干起来,不一定是他的对手。

如果董卓听到袁绍心里的这番忧虑,他肯定是笑翻了。事实上老董的强大,是装出来的,老袁眼力太差,被骗过去了。

其实,董卓此次进京,只带了三千骑兵。

他也知道,凭他三千骑兵想在洛阳城翻江倒海,那是不可能的。于是他每隔四五天,就命令他的部队在深夜里,偷偷潜出洛阳,第二天早上,就战鼓狂擂,彩旗飘飘地进城来了。

搞了几个来回,甚至连袁绍都以为,董卓的凉州兵团,正陆续赶来援助他了。

董卓当然也知道,这种把戏玩一两次还可以,玩多了肯定会露出马脚。再说了,强大不是装出来的,只有壮大自己的实力,才是真正的强大。但是呢,他就只有这三千老本,想短时间内迅速膨胀,似乎有点不可能。

世间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老董能够屡屡抗诏,还大摇大摆地把军队开进洛阳城,凭的是啥?就是这一身虎狼之胆。既然他敢进来了,他就有办法在这里站住脚。

想站住脚,自己没有兵,抢就是呗。于是,董卓把目光锁住了何进和何苗两兄弟生前的部队,不久他很顺利地接管了这支部队。

接着董卓又盯上了一个人。

为了解决这个人,他又盯上了另外一个人。这两个人分别是,武猛都尉丁原,丁原部属吕布。

丁原,泰山郡(今山东泰安)人。先前,他为骑都尉,屯兵于黄河以北,时吕布在其帐下当主簿。后来,刘宏驾崩,响应何进号召,进城共谋诛杀宦官之计,被拜为执金吾。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人。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家伙,而且艳遇还不浅,遇上了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演绎了一段千古缠绵之情。

民间传说,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吕布配貂蝉,犹如当年项羽配虞姬,这非常吻合民间的英雄美女、才子佳人的审美要求。

然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都被罗贯中忽悠了。吕布这一段爱情,只是个历史传说。

在《后汉书》里,我们找不到一点关于貂蝉的记载。于是就有人怀疑,貂蝉是不是被罗贯中移花接木编出来的人物。在此,为了还原一个真实的吕布,我们以《后汉书》及《三国志》为主叙述他那传奇悲剧的一生。

从民间传说,我们也大约看出来了,吕布这家伙为了美女,不惜一切代价跟人家缠缠绵绵到天涯。但话说回来,对爱情忠诚的吕布,他的职业操守是很有问题的。

这个问题,强烈地表现在对上司的极其不忠诚上。

他在丁原属下为官的时候,丁原是很赏识他的。而董卓看到吕布时,当然也很赏识。两者的出发点估计都是一样的,吕布这人武艺十分了得,被喻为飞将,让他贴在身边当侍卫,很有安全感。

在此,我们也大约明白罗贯中偏把吕布和貂蝉凑在一起的用意了。吕布这么一个让男人都感觉安全的男人,如果不给他配个美女,那罗贯中的良心都过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