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崛起(第6/11页)
他们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自我崩溃。
高啊。刘秀高兴得眉头要跳起来了,他让陈俊亲自率军跑在乱兵前面,命令各郡县坚城固守,不许出战。
果然,乱兵们抢渔阳郡的东西吃完了,出城狂奔,每奔到一处,人家已经关城固守,想进城抢东西都不行。于是他们又只好往前奔,结果运气很差,没有一个城市欢迎他们。
乱兵们撑不住了,越逃人越少。结局正如阿俊哥所说的,尤来等乱兵集团几乎溃散完了。
三 登基称帝
当刘秀在北方忙活扫荡时,冯异也没闲着。按照刘秀的吩咐,就是要盯死洛阳。但是,他要盯住洛阳,只要搞定一人足矣。
这个人就是李轶。
李轶是个什么货色,我们早已经知道。这家伙喜欢吃着自家碗里的,看着别人锅里的。所以吃里爬外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见不得光的事了。
冯异认为,李轶是吃里爬外的高手,有必要让他再露一下本领。这一回,绝对不会亏待他的。于是他就写了一封信,派人给李轶送了过去。
冯异的信引经据典,写得很长,意思大约如下:
赤眉数十万大军,像蝗虫一样攻打长安城去了。长安城就像一片新出稻的田野,必为蝗虫吃尽,保不住了。往后看,刘秀已将北方乱民扫荡殆尽,正在挥师南下。刘玄气数已尽,你还傻守着洛阳干吗,又不能当饭吃,还是赶紧吃里爬外,投了萧王刘秀得了。如果晚了,后悔就来不及啦。
此时,李轶已被刘玄封为舞阴王。冯异这话,并非只是吓唬。举目天下,形势大约如此,说的正是实话呢。刘玄就像个三流赌徒,老本都要输光了。那么,他封李轶的这个舞阴王就像银行的信用卡,已经严重透支,也将无法使用了。
李轶读着冯异的那封信,心里特不是滋味。对他来说,什么忠君义士,通通都是扯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才是靠谱的。可是抬眼望天下,天下茫茫,前途暗淡,该往哪里去呢?
往刘秀那里去,当然是个好主意。可我们都知道,刘可是他策划害死的,这笔账刘秀怎么算?但是,不投刘秀,还有后路吗?似乎只有刘秀是他的唯一选项。
李轶叹息一声,给冯异回了一封信。他的信是这样写的:“我本来是第一个跟萧王刘秀策划造反的,今我守洛阳,你据孟津,都居于战略地位。如果咱俩联手,天下在手一握。请您转报萧王,我愿举兵投效,佐其安邦。”
底牌露出来了,果然是个吃里爬外的极品。但是,李轶说的到底是真是假,必须摸摸他的底牌。
于是,冯异率军北上,拿下上党郡两县,转即率军南下,拿下河南郡的成皋以东十三县,收服降兵十余万人。
冯异在前方忙活,此时李轶就像打瞌睡似的,一动不动。冯异一看,高兴极了。接着,冯异转战刘玄另一支来袭军队,斩杀一万余人。再回头一看,李轶还在洛阳城按兵不动,见死不救。
冯异彻底放下心来,由以上可见,李轶是铁了心要投刘秀了。极品,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于是,冯异将此事速报刘秀。很快,刘秀回了一封信,告诉冯异:李轶向来诡计多端,以前我认为他不靠谱,现在我仍然认为他不靠谱。对付这般不靠谱还不要脸的家伙,必须来点狠的。
怎么个狠法呢?刘秀认为,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曝光。
说到底,刘秀还是恨。接着,他告诉冯异,赶快把李轶写给你的信抄给各郡太守及民兵司令等,让天下的人都来传阅他那封伟大的杰作。
看着刘秀的回复,冯异如坠五里云雾,搞不清楚刘秀要干吗。不要说冯异搞不懂,众将也搞不清。叛将就像间谍,应该重点保护才对,刘秀怎么能反其道而行之呢,真的搞不懂。
然而很快,他们就搞懂了。刘秀要曝光李轶,就是要让他在敌营中狗咬狗,站不住脚。刘秀这招,学名就叫借刀杀人。
冯异把李轶写给他的亲笔信公布后,马上就传到他的亲密战友朱鲔那里。当年,正是李轶和朱鲔联手,才逼使刘玄杀掉刘的。而今,刘秀这招,就是要让朱鲔这把刀,干掉李轶。刘秀早看出,李轶是吃里爬外的老手,可朱鲔不是。李轶此举,必激起朱鲔反击,大打出手。只要这样,一切都好办了,敌军自然会军心动摇,我军就可乘虚而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