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武皇帝与后主(第6/8页)

北齐军全歼入城周军,高延宗反复从死人堆里搜寻宇文邕的尸体。北齐士兵不认识宇文邕,但他们知道周朝皇帝留着一部漂亮的长须。很遗憾,死人不少,却无美髯公。高延宗仰天长叹,命也!

宇文邕活下来,北齐王朝的星运再次黯淡。这一仗杀得宇文邕心惊胆寒,平阳战后宇文邕拒绝将领们班师的豪气不再。那天他曾对众将说:“你们不去,我独自灭齐。”此时,宇文邕主动要求撤军。他想撤,将领们却不同意。形势不同了,平阳大捷后班师叫凯旋,现在班师叫做逃跑,逃跑要被追击的。宇文邕拿不定主意,关键时刻北齐叛将段畅站出来,一句话坚定宇文邕动摇的心:“晋阳无兵。”

高延宗虚张声势出城迎战,其实城中没有多少军队。晋阳是座大城市,没有兵靠什么守城,势必顾此失彼。宇文邕勒住马,昔年曹操兵败濮阳,烧伤左手,几乎丧命也未撤退,自己不过一时大意轻敌败了一阵岂可丧气。

号角长鸣,周军各支部队纷纷向皇帝靠拢。北周毕竟军队多,士气重新恢复。

晓雾蒙蒙,朝阳未升。宇文邕下令再次进攻,仍然选择晋阳东门。此番攻城异常顺利,北周军蜂拥登城,打了北齐军一个措手不及。昨夜大胜,累得半死的北齐士兵们都去吃烧烤喝酒啦,个个喝得大醉,谁也想不到两个时辰后敌军会卷土重来。

高延宗滴酒未沾唇,一个人清醒没有用,好汉不敌四手,猛虎架不住群狼。高延宗杀得筋疲力尽,手脚发软,被周军擒获。高延宗终于看到那部漂亮的胡须,不是长在死人身上,而是活生生的人。美髯公翻身下马,紧紧握住高延宗的手。高延宗收回手,面如死灰:“死人之手何敢握天子手。”宇文邕再次抓住高延宗的手:“两国天子并无恩怨,都是为了救民于水火之中,你不必害怕,我不会杀你。”

宇文邕的精明之处在于他的宽容,他向北齐国各地及各部队的长官发布诏令:“无论邹鲁缙绅,幽并骑士,只要认清形势放下武器投诚,一律加官晋爵。”宇文邕说到做到,像穆提婆这般小人孤身投降也被周武帝封为柱国、刺史。河北坞堡的汉人豪强纷纷考虑投降,北齐瓦解只在瞬间。

天下如脱屣

后主高纬还有最后一个机会,将宫中所有的财物女人拿出来赏给将士们,集结军队守卫太行山隘口,分派幽州兵从塞上进攻晋阳,洛阳兵西进攻打潼关,从而牵制北周军队。后主高纬舍不得财宝和女人。当广宁王高孝珩提出三路进兵的计划,要求率中路军出滏口关与周军决战时,高纬心想:军队交给你,想学你五弟高延宗做皇帝呀。高孝珩愤然对高那阿肱道:“陛下不让我带兵,不就是怕我造反吗?如果我打到长安和国家有什么关系。都到什么份上,还如此猜忌!”

不让高孝珩去,你自己去呀。后主不敢去,连战前动员都做不好。将士们集合完毕,等待后主训话。这种场合不适合读稿,事前秘书们告诉皇帝讲话内容,反复叮嘱皇帝,讲话要慷慨激昂,有煽动性,有欺骗性。不想,高纬把台词忘了。忘记也没关系,像高延宗那般流着泪说一句“拜托了”也行。偏偏后主高纬笑了,大笑,左右近臣也陪着乐。将士们一下子生气了,这仗给谁打的,卖命钱不给,奖金不发,话也不会说,你配当皇帝吗?

不配吗?高纬想,整天提心吊胆,防这个防那个,破皇帝早就当够了。禅位,让我儿子干。小高恒才八岁,糊里糊涂做起皇帝,高纬成了太上皇。

两个皇帝也挡不住北周大军前进的步伐。北周军杀到邺城,小皇帝、太上皇、太上皇他妈胡太后,太上皇老婆冯小怜一起逃跑,往南跑,去投奔陈朝。高那阿肱一瞧,北齐国完蛋啦,一点指望没有,自己不能陪葬,要立功,立大功。高那阿肱想救国?救什么救,高那阿肱的脑袋瓜子那么笨吗!

外表忠厚老实的高那阿肱对太上皇帝和小皇帝说:“两位陛下请宽心,不必着急,周军远着呢,尽管慢慢走,我负责断后,遇路塞路,遇桥烧桥。”高纬挺开心,还是高那阿肱忠心呀。于是,该吃饭吃饭,该休息休息。

高那阿肱转过屁股来给周武帝宇文邕写信,伪皇帝在这儿呢,赶快来。周军一到,高那阿肱亲自带队,一路追来,生擒高纬一大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