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武皇帝与后主(第5/8页)
战争中册封皇后,逃跑路上娶新娘,后主高纬挺新潮的,兴奋了一阵,等到了晋阳才知形势更加危急。周武帝宇文邕率领周军乘胜追击,各地北齐军队望风而退。
介休城守将韩建业竟被宇文邕封为上柱国,受此鼓舞,北齐国官员与将领们纷纷向北周投降,其中竟然包括禁军军官。高纬认为大势已去,晋阳不安全。回哪里去?国都?高纬不敢回,河北是汉人的天下。高纬临行前大杀汉官,谁肯尽力守卫国都,不如去投突厥,高纬想,怎么说自己也是一国之君,到了突厥不至于有生命危险。
晋阳城的将领们不肯放皇帝出城,皇帝走了,士兵们哪有心思守城。你说后主不聪明吧,还有些小聪明。高纬先将胡太后、冯小怜和太子高恒送往塞上边关朔州。临行,高纬安慰冯小怜:“你先走,我随后就到。”
送走多余的人,高纬想开溜,任命高延宗为相国,统领山西兵马:“并州是兄长的啦,我现在要走了。”
高延宗不想让他走,皇帝在与不在关系将士们的斗志。高延宗慨然道:“陛下勿走,我替陛下尽力,必能破贼。”
高纬叹了口气:“兄长不说大话能死啊。”
“就是,就是。”穆提婆随口附和道:“陛下主意已定,大王不需啰嗦。”
高纬和身边的亲信们启程,趁着夜色偷偷地溜。
想走不那么容易,将士们把守四门,漫说一队大活人,苍蝇难飞。守门官兵坚决不开城门,跪求皇帝留下。高纬不说话,下令冲将出去。禁军砍开门栓,强行突出五龙门。守城将士眼睁睁看着皇帝出城,再怎么说也不能对皇帝动家伙。
跟随皇帝突围的官员们问后主:“去哪里?”
后主道:“突厥!”
大家面面相觑,为什么是突厥?为什么是天寒地冻的野蛮人的地方?我们还有河北,河北不比草原强么。
大家散了,有人回晋阳,有人回老家,有人投降,有人去邺城,就是没有人去突厥。
后主高纬漠然感受着一个又一个人离他远去,他不害怕。走吧,走吧,都走吧。高纬看到了穆提婆:“你也走吗?”
穆提婆冷笑道:“当然走。不走,等死呀!”
高纬惊讶道:“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何曾辜负过你!”
穆提婆道:“到了这个份上说什么好朋友,我又不傻,跟着你能快活吗!我要去一个能够让我继续享受快乐人生的地方。”说罢,头也不回地走了。
领军将军梅胜郎拽住皇帝的马缰:“回国都吧,陛下,我大齐尚有千里土地,上千万人口,足以一战。陛下受穆提婆小人所误杀害忠良,正可诛杀穆提婆母子以谢天下。”
短短十几天无数人背叛自己,包括最信任的朋友,这个世界还能相信谁。后主高纬垂头丧气回到邺城,陆令萱听说儿子叛逃,自杀谢罪。陆令萱母子家眷尽数诛杀。一切都晚了,人心散了。
北周军包围晋阳,乌云压城。晋阳将士们请高延宗称帝,我们需要一个皇帝,一个勇敢的皇帝,一个带领大家抗击敌人的皇帝。
面对期望的眼神,高延宗大吼一声“好!”他要撑起高齐皇族的脊梁。
高延宗将晋阳宫中的财物和美女分发给将士们。随后召集军队做最后一次战前动员,挨个握士兵们的手,痛哭流涕,声泪俱下:“高延宗拜托你啦!”
后主高纬听说高延宗称帝,愤然说了一句皇帝的名言:“我宁使周得并州,不欲安德王得之。”宁与外寇,不与家贼,这是帝制的悲哀。
面对四面合围的周军,高延宗没有一味死守,分三路出击周军。大胖子高延宗挥舞长矛来往督战,所向无前。然而,从东门出击的北齐军将领段畅、阿干子却率一千名骑兵投降周军。周武帝宇文邕大喜,亲率人马黄昏时分杀入东门,双方进行激烈的巷战,连晋阳城的小孩和女人也登上屋顶投掷石块。
高延宗从南门方向由城外赶来增援,杀入东门,与城内北齐军夹击进入城中的北周军。入城周军大乱,争相往城门跑,几乎全军覆没。宇文邕更惨,身边人越打越少,简直走投无路。
幸运青睐勇敢者。宇文邕的两名护卫一人手拽马缰前面走,一人挥鞭抽打马屁股后面推,北齐降将引路,剩余亲兵杀出一条血路。周武帝宇文邕等人艰难穿过死亡区,从死神手里逃出来。两三千人马只剩孤零零相对的四个人,猛抬头,漫天群星,天已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