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蛮帝陈霸先(第10/15页)
匪兵有匪兵的习气,荆州军入建康公然抢劫居民。打劫对强盗来说是老本行,王琳的将士们抢出创意,衣服都不给建康人留下,扒到裤衩,一排排赤身裸体的居民不分男女从东府城一直排到石头城。
皇宫失火,身为荆州军主帅的王僧辩再也坐不住,顶不住各方面舆论的巨大压力,赶快找个替死鬼。替死鬼要找民愤极大的,王僧辩盯上王琳。讲起来王琳也可以找几个替死鬼。偏偏王琳重义气,不肯出卖朋友。要杀要剐,我王琳一肩挑。
好,有你这句话就成。王僧辩上表萧绎,王琳纵容部下洗劫京都,罪不可赦,当斩。
小舅子亲不亲?亲。但是,比起江山社稷来微不足道。为平息民愤,也为自己开脱罪责,萧绎准备大义灭亲。杀王琳,必须讲究策略。王琳绝不是一道命令可以杀掉的。即使王琳肯束手就擒,那帮子江湖兄弟也不肯,极可能激起兵变。于是,萧绎玩起花招,派人召王琳回江陵。
萧绎并未直接把王琳叫回来,而是加封王琳为湘州刺史。湘州治所在今长沙,从南京到长沙走水路离江陵不远,受封官员岂能不到江陵拜谢。王琳预感事情不妙,自己身犯大罪反倒升官,世上有这等好事?王琳思来想去,不能让兄弟们有不测,决定独自去江陵,队伍由副手陆纳带领去长沙。王琳与将士们长江口挥泪告别,王琳问兄弟们:“我要是回不来,你们去哪里安身?”大伙异口同声:“与王郎同死!”
王琳一到江陵即被锁进大牢。萧绎派张载接管王琳的队伍。陆纳等人不肯被收编,江湖好汉们凶性大发,将张载开肠破肚,抽出肠子绑到马腿上,驱赶马匹围绕张载转来转去,直到肠子拽完气绝而死。好汉们仍不解气,挖出张载的心肝,一片片割光身体上的肉,围着张载的尸体拍手跳舞,最后焚骨扬灰。随后陆纳等将领带兵袭占长沙城,连败官军。
萧绎大怒,急招王僧辩率大军进剿。王僧辩兵围长沙,两个月没打下来。陆纳扬言:“王郎无罪,朝廷免王郎之罪即降。”萧绎无奈,只得派人押送王琳去长沙。官军与叛军激战正酣,王琳现身楼车之上,万千将士尽弃戈矛弓弩,跪拜痛哭。陆纳高声道:“王郎入城,我们开城投降!”
身为大帅的王僧辩怎肯受人胁迫,再度将王琳押回江陵。萧绎不肯再打下去,因为川军打到家门口。独眼龙接受陆纳的条件,王琳重返长沙带领军队征讨萧纪再立战功。
“义”字说白了就是先人后己,王琳受部下爱戴绝非偶然,有钱大家使,工资奖金从不往家里拿,统统分给兄弟们。王琳还有个大优点,记忆力好,过目不忘,军中数以千计的将士都认识,见面就能喊出名字。这一点委实不易,每个被王琳喊出名字的将士都把他当作亲兄弟。
王琳手下兵精将勇,又深得人心,独眼龙猜忌,称帝之后将王琳安排到广州接替萧勃任刺史,又是那个偏远的岭南之地。王琳一声叹息,找到皇帝亲信李膺诉苦:“我明白官家的心思。就我王琳贫贱的出身怎么可能有非分之想,怎么可能与官家争皇位?我并非想呆在长沙不走,去雍州也行,替国家守卫北疆。我不怕路远,只是担心相隔万里,国家一旦有事救援不及。您替我建议一下。”
“对,说得太好了。”李膺极其赞同王琳。提建议吧!不,一个字不能提。李膺之所以被皇帝信任就因为深深懂得独眼龙的心思。
王琳的担心不幸成为事实,西魏兵围江陵,王琳匆匆忙忙往回赶,千山万水赶得甚是辛苦。
时任郢州刺史的陆法和比王琳近,陆法和带兵由汉口向江陵移动时萧绎下达了一道奇怪的命令:“我自能破贼,你只需守好郢州,不必来!”陆大居士听后立刻换上白麻衣裤,大麻绳腰间一束。将士们很奇怪,不应该称呼将士,陆法和喜欢叫他们弟子。弟子们很奇怪,问道:“大师,您家谁死了?”陆法和不说话,回到江夏城,命人将城门涂成白色。
陆大居士挺能恶搞,他管理下的郢州不设警察、税务、城管和交警等官员。不设税务官不代表不收税,一个空箱子放到大道中央,过往商人及城中店铺老板根据货物计算出应该交纳多少税,然后自己将税钱通过小孔投放到箱中,傍晚开箱取钱入国库。一切全凭自觉。不可思议?也许现代人的素质远不及梁朝人,也许无人敢欺骗陆大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