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诸魔的黄昏(第6/15页)
萧绎更火啦,拔出宝剑,恶狠狠一剑砍去。
王僧辩悠悠醒来发现身处荆州大牢,大腿血流不止,疼痛难忍。王僧辩常年带兵却非那种武艺高强的将领,和陈庆之相仿,射不穿孔,射箭穿不透的木片,可想而知此人有多大力气。王僧辩不如老爹王神念。王神念一手舞刀,一手持盾,纵马往来,所向披靡。社会风气影响巨大,如果王僧辩常年住北方,骑射功夫必定过人。走马鲜卑儿,即使汉化的鲜卑贵族也保留着尚武的习气,北方贵族聚会唱歌跳舞走马射箭。反观南方上流士人聚到一处,饮酒赋诗做文章吹牛皮,舞刀弄棍让人瞧不起。
入乡随俗,南来的王僧辩放弃健身运动,身体素质变得柔弱。萧绎一剑砍中左腿,竟将王僧辩砍晕,鲜血涂地。
适量放点血,降低血液黏稠度有益健康,古代有放血疗法。但是任由鲜血流不停,再强悍的人也顶不住。快快止血!大家不敢。谁敢救治湘东王砍伤的人。王僧辩尚不知闯下多大的祸,儿子侄子受牵连,统统被抓进大牢。
王僧辩母亲来了,摘去簪珥珠饰,披头散发,身穿素服进湘东王府下跪求饶替儿子做检讨。人不能太傲气,该低头处且低头。人治社会无论多大的官永远如此。萧绎在萧衍面前低头,在太子面前低头,你王僧辩凭什么在我面前梗梗脑袋。
道歉,一种廉价的社交手段。人要学会道歉。有错,道个歉,对方可能会原谅你。没错,道个歉,对方会感觉有些对不起你。硬抗下去,只有一种结果,双方结怨。西德总理勃兰特下跪华沙,赚走多少波兰人民的眼泪,释去多少难以消除的仇恨。当然,像俄国作家契诃夫笔下的小公务员那样频繁道歉反而适得其反。
王僧辩母亲的道歉令萧绎气消了不少,原本不想要王僧辩的命,如果想要命的话,那一剑不会砍向大腿。萧绎给了几付珍贵的草药止血,王僧辩总算保住一条性命。王僧辩有用,是个人才,是个值得留住的人才。没过多久,王僧辩出狱的机会到了。
那位鲍诗人惊得神魂出窍,一句话不敢说,立马回到军中点起部队出发。经这么一吓,倒把鲍泉的勇气激励出来,出兵慢一点砍腿下大牢,打败仗指定死路一条。鲍泉鼓起勇气,冲锋在前,杀败萧誉的军队,将萧誉包围在长沙。
萧誉向三弟萧詧求救。萧詧尽起雍州大军,骑兵二千,步兵两万,从襄阳出发浩浩荡荡南下攻打江陵,意图解长沙之围。谁来抵抗素来善战的雍州兵,萧绎又想到王僧辩,转念一寻思,这家伙被我放了那么多血,会不会记仇?萧绎留了个心眼,先派人到狱中向王僧辩请教什么方法可以守住江陵城。
王僧辩详详细细向来人讲解保卫城池的方略,最后献上一条妙计,离间萧詧军中的主要将领。萧绎仔细听取来人的汇报,感觉王僧辩诚心诚意出谋划策,不像敷衍。释放王僧辩出狱拜将,负责江陵城防务。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萧绎依计策反萧詧的将领杜氏兄弟,杜氏兄弟率五百骑兵偷袭襄阳。大雨中萧詧匆忙退兵,损失无数粮草辎重。
江陵之围解除,鲍诗人包围长沙两个月攻不进城去,王僧辩接替鲍照继续围攻,又攻了半年,拿下长沙生擒萧誉。萧誉被俘后说了一句话:“勿杀我!得一见七官,死亦无恨。”见了叔叔的面怎么下手啊,这话说了等于白说。萧誉见到七叔时只剩一颗人头。
攻打长沙的同时萧绎也想打下襄阳,荆州兵力不足,萧绎想到了司州的柳仲礼。梁末拥有重兵的外姓诸侯不多,柳仲礼是一位。
上天给过柳仲礼机会,柳仲礼没有抓住。半年前柳仲礼身为天下诸侯盟主,手握二十余万大军,虽说人心不齐,但名义上终究归他节制。而今天下兵马散去,柳仲礼又变回一镇小诸侯。回到义阳驻地的柳仲礼本想坐观天下形势。谁知湘东王萧绎以藩王名义下令柳仲礼进攻襄阳。纵观江南诸王,萧绎势力最大,最有可能笑到最后。柳仲礼选择了萧绎,率军由安陆出发气势汹汹杀向襄阳。事实证明柳仲礼站对了队,但是这一次他的对手不是萧詧,换成宇文泰。
大雨冲醒头脑。从江陵回师襄阳的萧詧意识到独凭自身的力量敌不过狡猾凶狠的七叔,转向西魏求援。萧詧主动求援正中宇文泰下怀。宇文泰笑了,大展拳脚的时机到了。昔日强大的梁朝分崩离析,此时不取,更待何时,宇文泰放出一头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