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诸魔的黄昏(第4/15页)

徐昭佩腊月出嫁,那天风雪交加,大雪弥漫天际,房屋帷帘一片白茫茫。上天似乎暗示这一场婚姻不会风和日丽。徐昭佩相貌普通,两人结合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萧绎不喜欢她,徐昭佩也看不起萧绎。

一生嗜书如命的萧绎心机深,心眼小,没有爱心,又瞎了一只眼,也可能生理的残缺导致心理扭曲。缺点归缺点,萧绎才华横溢。有一首《折杨柳》诗可见他的才华:“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才高八斗的文人大多自恋,容不得他人小瞧,更何况心胸狭窄的萧七官。

南北朝的女人特立独行,往往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来。萧绎不喜欢徐昭佩,徐昭佩自有奇妙的法子表达郁闷的心情。喝酒。又是酒。魏晋南北朝不仅文人好酒,女人也好酒。南北朝流行诗酒之会,徐昭佩时常喝得酩酊大醉,喝醉了随意呕吐,每每吐到萧绎的衣服上。那个时代的人率直任情,吐脏衣服洗洗也就罢了。徐昭佩还有更绝的奇思。有一次萧绎去徐昭佩的房里,发现徐昭佩只化了“半面妆”,半面浓妆,半面素颜。

破坏即创造。现代前卫的人看来,多么绝妙的艺术创意。对萧绎来说,不啻一记长鞭狠狠抽到心头,痛彻心房。“半面妆”流露出来的这样的内涵:你只有一只眼,给你一半脸欣赏也就不错了。萧绎大怒,拂袖而去。唐代诗人李商隐写过一首《南朝》诗,这首诗几乎把徐昭佩写成整个南朝的象征:“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龙盘虎踞,长江天险,不过是徐昭佩半边脸而已。

萧绎的所作所为根本就是不要脸。一个人的好与坏,夫妻最了解。一个连妻子都瞧不起的男人会好到哪里去。

圆镜已破,萧绎不知悔改,迷恋上王氏姐妹,将徐昭佩扔到脑后,两三年才到徐昭佩房里去一次。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徐昭佩的报复针尖对麦芒,你找女人,我便找男人。年龄已过三十的徐昭佩招蜂引蝶,与美男子暨季江、贺徽,以及智远和尚私通。妖媚的姿容、多变的手段让情人们兴奋不已。暨季江每每对人感叹道:“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说徐昭佩风韵而又多情,藐视赞美之词,把她与狗、马相比实在不像好话,隐约有种不屑和鄙视。交上这种情人,也算遇人不淑。

明目张胆给老公戴绿帽子,依萧绎恶毒的性格岂能容得下徐昭佩如此放肆。但是,萧绎忍了,忍了十多年。之所以数以年计的忍耐,无非在精明的梁武帝面前展现家庭和睦、婚姻幸福罢了。徐昭佩肆无忌惮,原也仗着老皇帝和娘家的势力,老公不敢拿自己怎么样。南朝讲究门第,皇家有什么了不起。谁知跛脚猴子打破江南的宁静,打破萧绎与徐昭佩互不干涉的私生活。老皇帝死了,衣冠凋谢,萧绎不怕了,谁也不怕了。

萧绎的报复手段既歹毒又天真,把老婆偷情的事儿张榜公开。萧绎文笔好,用优美犀利的语言描绘妻子红杏出墙的淫行,与情人尼姑庵中相会,白角枕上情诗唱和,那一夜……此处略去一百字,大家都懂得。再加上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狗马精神等名句渲染,轰动荆州,传遍江南。

这本是少男少女玩的游戏,某女孩把某男友甩掉,某男友痛苦万分,一怒之下将两人床照公布于众,发到网上万人共享,来发泄心中的愤懑之气。萧绎时年四十一岁,四十不惑,竟然也能干出这种幼稚的事来。徐昭佩固然名声扫地,萧绎难道不受影响么。这不等于告诉世人,他萧绎是个绿毛龟吗?什么叫做恨之入骨,什么叫做恩断情绝,萧绎给出绝对答案。

公布丑闻只是开始。萧绎不想让徐昭佩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宠妃王氏突然死了,萧绎把王氏之死怪罪到徐昭佩头上,认为是她下得毒手,因为徐昭佩总与失宠的妃子把酒相欢,而仇视受宠的女人,据说曾经杀过一个怀孕的宫女。

萧绎逼徐昭佩自杀。身败名裂的徐娘心知必死,索性一了百了,跳井自尽。人死万事空。萧绎仍不解气,把尸体捞将上来送到娘家,名曰出妻。休掉死去的妻子总可以了吧?不行。萧绎将前妻徐昭佩的风流韵事记录在一本名叫《金楼子》的书里。《金楼子》是萧绎亲自操刀写的一本传奇故事。好作品流传万世。萧绎想让前妻遗臭万年。历史让萧绎失望了,现代女人读到徐娘半老的故事,只有膜拜模仿,绝无轻蔑之意,更加谈不上鄙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