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皇帝杀手(第4/9页)

魏晋以来实行世兵制,兵、民分籍,凡入兵籍的士兵及其家属为兵户。兵户世代为兵。兵户男子年满十六岁以上,国家可随时征调为兵。士兵行军作战居无常处,衣食不周,生死难卜,人们视为畏途。兵户还要承担国家各种徭役,士兵逃亡,又罪及家属,兵户处境十分艰难。总之一句话,好汉不当兵。

南北方常年战争,兵户越打越少。东晋是庄园经济,豪强地主拥有大批附属农民,国家控制的编户农民很少。再说,自由民根本不愿意当兵,这就是东晋正规军组织不力的原因。

司马元显发现一批人适合当兵,什么人呢?“免奴为客者。”本来是豪强们的奴隶,后被放免为客。客比奴隶强,奴隶卖艺又卖身,客只卖艺不卖身。强归强,不经朝廷或主人允许,客也没有离开主人的自由。

司马元显以朝廷的名义下诏,赦免这部分客离开主人,有个附加条件,必须当兵。强制征发浙东诸郡“免奴为客”中的壮丁到京都建康当兵,号曰“乐属”。王莽改制的时候不是把奴婢称为“私属”吗?司马元显把这部分客叫做“乐属”,就像现在某些捐款一样,自愿的意思吧。

此诏一下,“东土嚣然,人不堪命,天下苦之矣”。夸张了吧?一点不夸张,民怨沸腾!首先,浙东的高门士族、庶族地主一齐反对。第一,为什么浙东地区搞,其他地区不搞呢?地方歧视嘛,是不是因为我们好欺负;第二,客原本是地主们的私产,壮丁整劳力,你朝廷一纸诏书说弄走就弄走了;第三,“免奴为客”的农民不愿意,本已经从奴隶上升到半自耕农,却被征发为地位更为低下的士兵,自然不情愿,还美其名曰“乐属”,搞得好像很乐意似的。

浙东地区民心骚动。孙恩一看,机会来了。公元399年十月,孙恩从舟山群岛率百余人登上大陆。这让人想起从厄尔巴岛回到法国的拿破仑,孙恩一路势如破竹,人们纷纷响应,几乎兵不血刃,攻破上虞城,进占会稽郡。

会稽内史王凝之是书圣王羲之的儿子,琅琊王氏世奉天师道。

孙天师遇到王天师!

叁 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王凝之得知孙恩起义的消息后,采取不抵抗政策,不出兵,不设防。

官员们请求派兵出城讨伐孙恩,发现王长官待在道堂磕头念咒,口中念念有词:“我已请来得道大仙,借来鬼兵把守各个险要关卡,每个地方都有鬼兵数万,贼不足忧。”

五斗米道役使鬼神、神兵相助的法门想必王凝之练得很熟。可他忽略了一点绝不该忽略的事情,孙氏是五斗米道世家,孙恩也是天师,你的鬼兵胆敢阻挡孙天师吗?

等到孙恩的兵马突破鬼兵把守的各个关隘,王凝之才发兵抵抗,为时已晚。孙恩大军攻克山阴城,王凝之和几个儿子均被杀死。可惜王羲之一代名士,唐诗宋词晋字汉文章,王羲之是“泼墨汉家子”的代表人物,《兰亭集序》被唐太宗品评为天下第一行书,怎么就有这么一个儿子呢?

王凝之的妻子,那位曾经作出“未若柳絮因风起”诗句的才女谢道韫品藻丈夫的时候说:“没想到天地之间,竟有王郎这种人!”

谢道韫初嫁王家,非常轻视王凝之,回到谢家后,闷闷不乐。叔叔谢安开导她说:“王郎,逸少之子,相貌、人品也不坏,你为什么竟不满意到这种地步?”谢道韫说:“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谢道韫列举的这些位人物都是谢家的优秀人才,意思说我就没见过王凝之这号人。

看起来,人不能太专注,你过于专注某一项事物,尤其是科学啦、哲学啦、宗教啦,这不,老婆都不待见。最好你能陪着她风花雪月,尤其做她喜好的事,但好像这样的老公也不多吧?

之所以要提谢道韫,不是因为她大薄夫婿的举动,而是做了一件巾帼女子才能做出来的事。当她听说孙恩杀死自己的丈夫和儿子们,一点没有惊慌,从容不迫。命令婢女们抬着肩舆,握佩刀出门,手杀数人,寡不敌众,被活捉。乱军要杀她的小外孙刘涛,谢道韫正容道:“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如果要杀,先把我杀了吧!”孙恩为之改容,没有杀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