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湖口大捷到天京内讧(第6/8页)
胡以晃耸了耸肩膀,叹了口气。
“行呀,我和您一块儿去。不过,要带一个天朝掌医去,韦将军装作是掌医的跟随,这样可以吗?”西玲道。戒备也许不太严,但必须要考虑到东王的谍报人员在监视着出入天王府的人。所谓天朝掌医,就是太平天国政府的外科医生。在数名掌医中,有一人跟西玲关系亲密。由于工作关系,打着“天朝掌医”的牌子,就可以自由出入天王府——西玲想出了这个办法。从韦昌辉来说,既是天王的命令,他可以豁出性命来消灭东王,但事后如果发现天王并不知情,他就成了随意杀害东王的叛徒。韦昌辉十分谨慎,当然要证实一下天王的意思。
洪秀全的眼神带有一点怯意。
“东王想把太平天国变为一己私物,而且他对天父耶和华、天兄基督并无敬意。只是表面上装作尊敬的样子。这些我完全清楚。若把我从天王位子上赶下去,天国就不只被杨秀清篡夺的问题,天国本身就不复存在了,太平天国会变成毫不相干的杨氏王朝。诛杀杨秀清和他的三个兄弟!其他人不要枉杀。”——这是天王洪秀全说的话。
“是,我明白了。”韦昌辉退了出来。天王的意思已得到证实。
“只杀东王和他的三个兄弟!这怎么成呢!这是战斗啊!”韦昌辉心想。
袭击东王府,东王府的军队肯定要应战,一旦发生战斗,只死几个人是办不到的。
“不要枉杀?”韦昌辉口中不觉冒出这句话。
“只杀东王和他的三个兄弟,当然是指可能的话。天王的意思是希望尽可能不要多杀人。”西玲道。
“这个我明白。”韦昌辉在黑暗中,露出冷笑。其实他心中早已决定要尽可能多杀人。东王府的将士统统都是敌人,让他们活着,就会起来为杨秀清报仇。多杀东王府里的人,是为了保证韦昌辉的生命安全。
西王下令:“这是你死我活的战斗!不必有任何顾虑,毫不留情!有些人过去是同一个部队的,并肩战斗过,绝不能感情用事!听明白了吗?要杀!杀!杀!斩尽杀绝!全体人员左臂上缠着白布作为标志,左臂上没有白布的统统杀!不分男女老幼!”
天王说过只杀杨秀清及其兄弟、不得枉杀他人,本来他还想提一个要求,因韦昌辉抢先说了句“必须立即行动”,所以他的要求未能说出口。洪秀全虽决心要消灭东王,但他希望韦昌辉和石达开两人来完成这一任务。
洪秀全不愿把诛杀杨秀清的理由只说成是他想夺取天王的位子。
东王不信教,却多次“天父下凡”。洪秀全早就考虑应当把这个信仰问题公开提出,太平天国是一个名义上以信仰基督教为基础的政权,洪秀全一贯主张要把这一原则坚决当成国家基本,而在宗教信仰方面,杨秀清从金田村时期起就是个问题甚多的人物。杨秀清扮演“天父下凡”,但有关宗教信仰问题的讨论,他常避不参加。
“那家伙没有宗教信仰,也不想在这方面进行学习,宗教信仰对他来说不过是谋求世俗权势的手段,怎么能容许这样的人来篡夺我们的太平天国呢!为了宗教信仰,为了保卫真正的太平天国,我必须要消灭叛教的杨秀清。”洪秀全之所以不像平常那样优柔寡断,决心消灭杨秀清,是他这么反复多次考虑的结果。
从太平天国各方面来考虑,都不允许有杨秀清的存在。要采取这样的措施,起码要由北王韦昌辉和翼王石达开两个大将共同来执行诛杀东王的任务。
“延期到翼王从武昌回来之后行动。”洪秀全本想提出这个要求。但韦昌辉已抢先说道:“今天夜里要行动,拖延到明天,就会被杨秀清发觉,那样,不要说我,就是天王的性命也不能保,只有现在立即动手。”
应该说,这个意见是正确的。
北王的军队已经做好政变的准备,天一亮谁都会发觉的。要等翼王,根本办不到。天王若真说出这种话,那将会遭到韦昌辉轻蔑的。事后天王也觉得还是幸好没有说。遗憾的是没有考虑到地区的远近。没有先向较远地方的石达开派出密使。从南京来看,石达开所在的武昌要比韦昌辉所在的南昌远。不仅如此,武昌正在进行激烈的战斗,而南昌只是在封锁曾国藩。韦昌辉要离开战地比较容易,石达开则相当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