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湖口大捷到天京内讧(第4/8页)

“联系如果能够更顺利一点,会了解到更多情况的。”曾国藩对韦昌辉退走的真相做了种种推测。同一时间,上海的连维材做出了更为准确的判断。

“警戒情况有点异常,看来这是针对天王,而不是对清军。”在维多商会楼上,连维材对理文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我也是这么想的。”理文点了点头。

“江南大营已溃灭,看来东王判断时机已到。过去没有迈出这一步,因为有江南大营的存在,现在没有江南大营了,再也不需犹豫了。”

“万岁事件恐怕就是前兆。”理文道。

“那是很幼稚的做法。不过,从东王来看,恐怕是一个措施。”

所谓万岁事件,是指东王杨秀清又利用“天父下凡”这一最厉害的武器,来提高自己的公开地位。天父耶和华附体在杨秀清身上,向天王洪秀全问:“你和杨秀清都是我儿,都有功劳,可是,为何你是万岁,杨是九千岁呢?”根据太平天国规定,仅称天王为“万岁”,其他东王、南王、西王、北王、翼王等递减一千岁来称呼,所以杨秀清是“九千岁”,他的儿子称“千岁”。

碰到“天父下凡”,洪秀全只好跪伏在地上道:“是,东王打江山有功,应称万岁。”

“那么,我问你,东王世子为何只称千岁呢?”天父借杨秀清的口,继续问道。

“东王已称万岁,他的世子也是万岁,子子孙孙都是万岁。”

“是吗?好!好!我很满意,我这就回到天上去。”

通过这次“天父下凡”,天王与东王在太平天国内的称呼变成对等的了。曹操和他儿子曹丕从汉献帝手中篡位,晋朝司马昭强制魏帝让位,他们在篡位前都极力提高自己的待遇,经历了诸如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加九锡之类的阶段。

“这一次加了九锡啦。”理文道。

“不,杨秀清不学无术,做法更加露骨,比加九锡还厉害。”连维材皱着眉头。加九锡是准许臣子拥有不准有的物品,但比天子还要低一等。杨秀清和天王一样称“万岁”,应该说这种篡位准备活动比加九锡还要露骨。

“是要搞禅让吧。”

“杨秀清大概是这么打算的,但天王会不会愿意呢?”连维材表示怀疑。

“不愿意也要被迫这么做的,没办法呀。”

“从天王过去的行动来看,他确实有点优柔寡断。不过,到了要保护自己地位、自己性命的时候,恐怕不会像过去那样迟疑不决了。他这次并不那么迟钝。”

“要采取行动的。西玲已去了南昌。”

“要赶在东王生日之前,东王一定会选择这一天作为禅让的日子。天王当然会意识到这一点,要动手必须在这之前。”

洪秀全就是在他生日那天即位当天王的,东王也会模仿着这么干的。

八月十七日,东王的生日。万岁事件发生在七月二十二日,还有时间,但必须赶快采取措施。洪秀全之所以轻易地允许杨秀清称“万岁”,是为了让他觉得天王是个窝囊废,是个不足惧的人物,所以洪秀全故意做出一副高兴的表情。其实,洪秀全当时几乎把肺都要气炸了。

连维材身在上海,都已经相当准确地掌握了天王的意图和行动的日期,杨秀清反而没有觉察。这就是所谓的“当局者迷”吧。东王太小看天王,被天王的表演弄糊涂了。天王豁出性命,努力演了一场戏。

“东王忘恩负义,如不肃清他的势力,太平天国的理想将不可能实现。北王(翼王)啊,你掉转军队来对东王及其亲信实行天诛吧!……”带着西玲同行的天王密使,向韦昌辉和石达开传达了同样内容的话。

咸丰六年(1856年)八月三日,阳历九月一日,太平天国丙辰六年七月二十六日。

“今天深夜……”西玲提前一步从南昌回到天京,进入天王府,向洪秀全汇报。

“天王叫美女弄得神魂颠倒啦!”人们心中都在这么想。事实上,确有这种倾向,但也是洪秀全故意表演。这样做出来让人们看,可以使杨秀清感到放心。同样,出入于天王府,若是女人,就不会太引起人们的注意。西玲进入天王府,人们会这么认为天王在女人上出了问题,一定是委托这个老练的混血女人来解决女人的矛盾。西玲也有意向人们透露出这种意思,她说道:“这话可只是在这儿讲啊,天王身边的那些女人争风吃醋,彼此不和,已经闹得不可开交了。现在把这麻烦差事交给我。不要跟任何人说啊!”叫人不说,在很多情况下,等于是要人把它传扬出去。尤其是天王府的后宫,那里是谁都无法窥视的秘密场所,那儿发生的事最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