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的上海城(第6/8页)

吴健章面色苍白,他现在更加后悔以前让刘丽川吃了闭门羹。他已经听说了小刀会杀了知县的事。他本想逃走,但他也穿了祀孔大典的礼服,不方便逃跑。等他换好平时穿的衣服时,道员衙门已被包围了。据说知县就是因为拒交官印被杀的。活着也好,死了也好,官印反正是要被夺走的,他干脆自己献出了官印。他的打算是:“尽一切努力活下去!最后还是被杀的话,就只好认命了。”

道员衙门的大客厅立即成了小刀会头目的会场。说不清究竟谁有参会的资格,大头目当中也有的正率领部下,在指挥城内的扫荡战,不能参会。理文跟小刀会并无关系,但他一直跟在刘丽川身边,自然参加了这次会。

在理文旁边的新妹,应该说是小刀会的优秀头目。

刘丽川跳上桌子,张开双臂说道:“现在商量一下如何处理道员。”

“没必要商量了,咱们就是为了反抗官吏压迫才起来斗争的。咱们活不下去,要把那些家伙打倒!咱们是向大家这么呼吁、号召而举兵起义的。吴健章是全上海官吏的总头目,知县比道员地位低多了,杀了知县而留下道员,不合情理。”说这话的是大头目之一的陈阿林。

陈阿林和林阿福都是小刀会中福建帮的重要人物。刘丽川凌驾于广东、福建两大集团之上。他是广东人,所以对福建帮的大头目不能不格外重视。

“阿林啊,你的心情我完全理解。最想杀道员的是我。不过,我希望大家明白一个道理。阿林在斯金纳商会工作过,你很明白,要想在上海举兵起义,必须同洋人搞好关系。鞑虏很快就会攻打过来,这上海城即使遭到包围,我们也可以从外国商人那儿购买到物资。他们的力量,你不会不知道的。这个问题我们在决定起义时就反复考虑过。吴健章因在海关工作,同外国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要借助外国力量,他肯定会有用,所以不能杀,要让他活着,为我们所用。”刘丽川热情地说了一通道理。

陈阿林在英国斯金纳商会里当过马车夫,亲眼看到过外国的实力,军舰、商船、财力。小刀会起义一直指望能获得太平天国的援助,但首要条件是,洋人要确认严守中立,起码要认定有进行贸易的可能。小刀会首要的大原则是不能把洋人推到敌人一边去,因此就不能杀吴健章。

“对,一旦杀了吴健章,斯金纳他们会不高兴的。”陈阿林逐渐明白了,“那就暂且把吴健章当作俘虏吧,能不能用还不清楚,先不杀了吧。”

陈阿林表示同意,福建帮不会再有不同的意见。不过,刘丽川实际上早就在考虑释放吴健章。“我在困苦时候,为吴健章所瞧不起,那时他若能帮我一把,我会为他干任何事情。”刘丽川想,“吴健章现正处在生死关头,给他一个大恩惠,不仅要饶他一命,还要让他逃到上海城外去,从外面来做利于小刀会的工作。”

道员衙门成了小刀会总部,各种报告不断传来:

“道库里储有大量银钱,尚未清点,据说有三四十万元。”

“城内根本没有任何抵抗。”

“清军守备李大钧自杀了。”

有的在报告同时,还提出问题请示:

“城内有几个洋人,应如何处理?”

“可以把他们领到这儿来,听明白了没有?一定要以礼相待!”刘丽川命令道。

上海城已经变成了红色的海洋。街上巷内,撒满了新妹采购的红布。人们都争着拣起红布缠在头上。有些人觉得,若不这么做,会被错当作敌人,把红布裹在头上,起码表明自己不想与小刀会为敌。

小刀会很快控制了上海。

人们头上缠着的红布,好像是庆贺上海新主人公的诞生。这在人们心理上所产生的效果之大,远远超过原来的预想。在小刀会占领上海的当天下午,美国公使马歇尔来访问。小刀会入城时,城里的洋人是为了参观祀孔大典而特意住进来的。这些洋人受到礼遇,并有人护送他们到城外。在出城前,刘丽川请他们传话,表示愿意接待马歇尔。

刘丽川对马歇尔有所了解。刘丽川会说英语,以前因商业关系,同洋人有过接触,也有几个相熟朋友,但他特意选中马歇尔,不仅因为马歇尔拥有美国公使身份,他和吴健章关系也特别亲密。吴健章保住一条命,但还未被释放。不管刘丽川怎样努力,要释放吴健章肯定会碰到强烈反对。若硬要这么干,他的领导威信就有下降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