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黄鹤楼(第5/7页)

向荣把全军分为十队,对洪山太平军阵地发起进攻。

武昌城九座城门紧闭,但说不定他们什么时候会打开城门出击——太平军在同向荣军作战时,总是有着这样的担心。而且新兵多也是事实,在岳州参加的战士只走了从岳州到武汉这一段路程,在武昌郊外参加的人连行军也没有经历过。

太平军不得不放弃了在洪山建立的十五个据点。面对清军进攻,那些未经训练的新兵一开始就乱了阵脚。太平军后退,清军跟在后面追。

“用那一手吧!”罗大纲命令幕僚。罗大纲在天地会时,多次同官军交手,早就掌握了对付清军的办法。当会匪逃跑时,经常用一种方法来避免清军的追击。那幕僚从罗大纲会匪时代就是他的部下,所以他只说了一声“那一手”,幕僚就明白了。

“前几天就准备好了,有三大车。”幕僚笑嘻嘻地答道。

“好呀。一车分三次使用吧。”

清军没有来攻罗大纲的堡垒。在暂时对峙期间,清军已摸清了太平军阵地哪里强、哪里弱。向荣当然是进攻太平军的薄弱阵地。罗大纲的部队里有不少人是干这一手的行家,不需指挥官下命令,他们早就做好了这种作战的准备。这种作战只是把绸缎、铜钱、少量的洋银,主要是墨西哥银圆、镀金的器具、华丽的衣服等东西撒在战场上。清军士兵争夺战利品当然比追击敌人更为热心。会匪常利用这一手而逃脱追击。东西如何撒,是有窍门儿的。不少人懂得这个窍门儿,有经验的人干起来很麻利。十来个人一组,把装载着这些“财宝”的车子推到准备撒的地方。各色绸缎要剪成适当的长短。撒在什么地方也是个窍门儿,必须要引人注目,所以常使用唱戏的服装。在舞台上看起来十分华丽的东西,放在地上也显得鲜艳夺目。

引诱敌人来拾也有窍门,迅速把东西撒完之后,就大声喊:“喂——!这里遍地是财宝呀!是长毛慌忙逃跑,丢在这儿的!喂——!快就是胜利!快就能成为财主!”清军果然停止了追击,争先恐后地来捡战利品。

最先捡财宝的是后尾部队,先头部队在追击。不过,有人只要跟先头部队一说:“后面的那些家伙吃了甜头啦!你们傻瓜!要是不信,回去看看。那些穷得像叫花子的家伙,一下子成了大财主啦!”他们定会乱成一团,掉转头就往回跑。群众的心理是可怕的。在这样的时候,即使军官挥舞着大刀喊道:“逃者斩首!”也不会起作用。弄不好,连军官也会被乱兵打死。别人在发财,自己留下来,才是傻瓜哩!

“完啦!”向荣懊恼得咬牙切齿。他知道这是诡计。毕竟是身经百战的将军,懂得在这样的时刻该采取什么措施。

向荣放弃追击。除了撤退,没有别的办法。

“回来!返回来!回营!”向荣大声喊叫。

向荣回到司令部,亲自提笔写了给北京的报告:“攻夺洪山长毛贼营垒十五座。”四天后,向荣重整军容,命张国梁进攻东湖。

太平军同这支清军接战后,向左右闪开,避开战斗。清军已前进到离武昌城只有一公里半的地方,但这时下起了瓢泼大雨,淋湿了火药,无法进行有效的攻击,浑身湿透的士兵也疲惫不堪。

“唉!太遗憾了!”向荣把手放在额上,望着前方大雨中的城墙。若城内能出击,这可是重创敌军的好机会啊!

罗大纲在每次战斗中都要露面,这次却没有见到他。他已在承担另外任务了。攻打武昌已快二十天了。从太平军方面来说,必须要在这里取得决定性战果,一定要尽一切办法打进武昌城内。

挖坑道、装炸药的办法在长沙虽未成功,但仍被看作是唯一可行的措施。武昌城墙看来不如长沙城墙结实,当地人早就指出了武昌城的这个弱点。

“目标是文昌门!”文昌门是武昌城西南门。

罗大纲早已指挥煤矿工人出身的士兵,朝文昌门挖坑道。清军也早已研究了太平军的作战方法。他们也知道在湖南南部有许多煤矿工人参加了太平军。武昌城内早已考虑好了对抗坑道作战的办法。清军把武昌城内全部盲人都集中起来,命他们专听地下有无声音。他们的做法是,先在地上挖个深坑,然后把空坛子放进坑里,人们把耳朵紧贴在空洞状的物体上,声音听起来就特别清楚。盲人失了视觉,听觉反而更加发达。不过,武昌城内的这种做法早已被太平军觉察到了。罗大纲朝着文昌门的方向挖了三条坑道。正中间的一条是为了装炸药用的所谓主坑道。主坑道的两边间隔十多米的地方各挖一条坑道。其宽度比主坑道还要宽。挖主坑道的人要挑选技术高超、小心仔细的矿工,另外要让挖两侧坑道的人故意发出很大的声音。如果有人在监听地下的声音,他们听到的将是两侧中的某一边的声音。十二月二日晚上,一个盲人在文昌门的北边大声地喊道:“是这里!是这里!这下面有声音,没错!就在这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