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杨文干事件(第4/24页)
“四郎喜欢围猎,这几日就好好在这里玩玩!”李渊又冲还冷着脸的李元吉说。
“儿臣谢父皇!”李元吉睃了李世民一眼后,这才说。
“好了!你们都退下吧!这一路上也舟车劳顿的,累了。今儿好好休息休息,明儿外出游玩围猎!”李渊满意地冲两个儿子挥了挥手,宣告父训时间结束。
李世民和李元吉再次谢过他们的父皇后,这才慢慢退下。刚一出门,李元吉便拖着长音说:“二哥,我李元吉还真要向二哥学习学习,学习二哥怎么哄父皇开心……”
不待李元吉说完,李世民便冲他一笑道:“四弟,那你就好好学吧!二哥也希望你不再惹父皇生气!”
李世民说完,轻笑两声,扬长而去。李元吉再次被李世民噎得半天没说出话来,只是将脖子抻得老长。
待他将伸长的脖子收回来,李世民已经走得没影儿了。
“齐王就是性子直,心直口快!”裴寂不知何时走到了李元吉身边,意味深长道。
“哼!总有一天,本王要割了他那会说话的舌头,看他还怎么巧舌如簧!”李元吉看着李世民远去的方向,狠狠道。
(2)
李世民和李元吉分开后,一路上都在后悔和李元吉的针锋相对,他应该在他的父皇那里表现得更好一点儿,更听话一点儿。可他也不知怎么回事,每次看到李元吉,就有种气不打一处出来的不爽感。
他轻叹一口气,回到房间刚刚坐下,杜如晦便来了。
“怎么就你一人?”李世民看了看杜如晦的身后,“乔松兄(房玄龄)呢?”
房、杜二人通常都是同时出现,此时见杜如晦一人来,李世民倒有些不习惯。
“为了避免引起别人注意,乔松兄就没有过来。”杜如晦说着话,又谨慎地朝外面看了看,这才从怀里掏出一卷帛来,递给李世民后说,“刚刚我从那边过来时,发现齐王的人鬼鬼祟祟的,不得不小心。”
“哼!不偷偷摸摸,还是他吗?”李世民嘴里说着话,手却飞快地铺开帛来,在看到“吉,无不利”几个字后,长长地吁了口气。
“你这叔父还是有两下子的!”李世民冲杜如晦一笑,赞道。他一直庆幸听了房玄龄的建议,将杜淹纳入了秦王府,这个人确实有些歪才。如若当时没有进秦府而是进了东宫,杜淹如果用这种歪才来对付自己,想必也是件很麻烦的事。
“他这人啊,最擅长做——这种事!此次让他去做,倒还真是发挥他特长了。”杜如晦的语气里不无讥讽。他原本想说“缺德”事的,一想这不就说此次的事做得缺德吗?这不就连秦王都骂了?
“他们应该明天就能到吧!”李世民又说,刚刚才舒展开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对!如果没有意外,应该是明天晌午时分!”杜如晦说。
“让无忌兄交代下三保!”李世民刚一说完,马上又说,“算了,还是我和三保说吧!你先过去吧!”
杜如晦走出去没多远,又被李世民叫了回来,叮嘱他别让送信的信鸽落到了别人手里,特别是齐王李元吉手里。李元吉爱打猎,平时一离开宫就手不离弓箭,信鸽若被他一箭射下来可就麻烦了。虽然杜淹的信里用了暗语,但架不住李元吉会联想啊。
杜如晦离开后,李世民再次展开帛看了一遍,这才将它卷成筒,放在烛火上。随着“噗”的一声响,浅黄色的帛瞬间就成了一堆灰烟。在将那堆灰烟收起后,李世民出了门,去找马三宝。
马三宝曾是柴绍的贴身侍从,武功高强,李渊太原起兵时,因保护柴绍夫人李秀英——平阳昭公主有功,再加上作战英勇,拜太子监门率,成了太子李建成最信赖的人。
不久,他又因跟秦王李世民平定薛仁杲时的英勇表现,得到了李世民赏识,最后,因其超强的马上功夫,又被唐高祖李渊看中,升为左骁卫将军。自此,每次外出围猎,李渊都将他带在身边,此次更是让他当自己的护驾首领。
一时之间,马三宝成了皇上、太子、秦王身边的红人。按理说他不该偏向某一方的,至少不应该在太子和秦王间选边站。不过,由于他曾经的主人——平阳昭公主是站在秦王李世民一边的,因此,在选择忠于太子还是秦王上,他选择了后者。